就在传统养殖已经很少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情况下,一股蝗虫养殖热潮在津沽大地悄然兴起,作为敢吃螃蟹的第一批人,北辰农民霍俊新已经尝到了蝗虫特种养殖的甜头
蝗虫又名蚂蚱,俗话说“蝗虫过后一场风,地里庄稼全落空”。蝗虫是庄家杀手,在农田里建大棚养蚂蚱,这在普通庄稼人眼里绝对是件荒唐事。可是在北辰区西堤头镇霍庄村,小蚂蚱却产生了大效益,成为村民霍俊新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来到霍俊新的特种养殖厂,放眼望去,40多个白色帐篷在地里整齐排开,这就是蚂蚱的“家”。走近帐篷,你会听到“嘎吱、嘎吱”声,霍俊新说,这是蚂蚱吃草的声音,一棚蚂蚱每天能吃掉上百斤草料,赶上好几头牛了!
进入帐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铺天盖地”:成千上万的蚂蚱铺满了脚下每一寸土地,密密麻麻、成群成串地从你眼前飞过……霍俊新抓起一把玉米秸秆将蚂蚱轰到一边,清扫出一小片空地。轰罢蚂蚱,我们才敢往棚里走,否则一下脚就会踩死几十只蚂蚱。霍俊新告诉记者,养蚂蚱的效益可以用“短、平、快”来形容。蚂蚱的繁育能力强,生长也很迅速,蚂蚱养殖60天为一期,每年可以养三期,亩产1000斤左右,每亩收益在2万元以上,而且蚂蚱不易生病,后续投入少,收回成本快。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霍俊新从朋友那了解到养殖蚂蚱可以致富的信息,便对这个小东西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养好蚂蚱,50多岁的霍俊新又当起了学生,他三赴北京参加特种养殖培训班,笔记、教案记了两大本。经过几个月的学习,霍俊新也算摸到了特种养殖中的门道。接着,他又到朋友的养殖场中观摩学习了半年,并对市场进行了长期考察。
在学习和考察的基础上,霍俊新对蝗虫养殖有了更深的思考。今年初,霍俊新开始付诸行动,他先在村里租下30亩地,建好棚,又从特种养殖公司购进了蝗虫种苗,开始大面积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