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肉”,还是卖饮料?
据2004年5月2日《都市快报》刊载,5月1日,浙江杭州延安路上出现了一队身穿时尚性感背心的女子,身上写着几个大字:“好奇的你有胆试吗?”“赏给好奇的你。”路人向他们投去惊愕的目光,一市民跟了好长一段路才发现她们手里握着饮料瓶。此种促销方式真叫“有胆”,但在吸引群众围观的同时,又叫人弄不懂是卖“肉”,还是卖饮料。而且,如果消费者中有“好事者”真地直接去“试”了,恐怕就会出现难以意料的尴尬局面,毕竟,策划者只是“借用”而已,换句话说,只能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过,相信此次促销活动的策划者一定明白,不会有人真地去“试”,其目的只不过想借时尚女子性感的身体,赏给消费者“想象的快感”,打个不折不扣的“擦边球”,吸引消费者来围观,进而快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如果媒体朋友们帮帮忙,连同品牌名称予以“曝光”,那就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免费广告,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根据报纸的图片和文字,我们并不能知道究竟是哪个品牌。活动策划者一定会觉得有一点失望和遗憾!
然而,针对这种促销活动本身来分析,笔者认为这是极其失败的促销。在阐释原因前我打一个极端的比方:如果某个人一进公司就想让公司员工都知道自己,那么他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脱光衣服在办公楼外转两三圈,这种方法绝对可以让公司员工一天之内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不会有任何人对他产生好感。上述促销方式在实质上与笔者的比方同出一辙,如果法律和社会公德允许的话,我猜想该促销活动的策划者一定让那些时尚女子一丝不挂,然后在皮肤上写明:“好奇的你有胆试吗?”“赏给好奇的你。”相信这种方式,轰动效果会更佳——一夜之间杭州人都会知道该品牌,甚至立刻闻名全国。不过,对于品牌来讲,不仅没有丝毫益处,而且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品牌美誉度增长无从谈起,之前积累的品牌美誉度也会损失殆尽,重建品牌美誉度更是难上加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