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企业进行定位时,最关键不是如何说,而是如何做。韩庆祥有一次在清华讲课时,一位学员对他说:“我们老板是天津某房地产的老总,气魄很大,房子刚建好的时候,就拿出一套送给著名球星于根伟。”韩庆祥就问道:“你们房子的定位是谁呀?”那名学员说:“就是像你这样的教授、科研人员。”于是他反问道:“那你送给于根伟,他是踢足球的,和我有什么关系?他的入住能吸引你们的目标客户吗?”
定位要让竞争者不高兴
定位的成功与否,不仅要针对消费者,还要针对竞争者而言,成功的定位应该是:“不仅让消费者高兴,还要让竞争者不高兴。”
现在,市场上的产品多种多样,消费者的某种需求,脑海中总会对应着多种品牌。如果想在消费者脑海中占据一席之位,就要把竞争者驱逐出境。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这时候,一定的“概念”是不可缺少的。韩庆祥解释说:“比如现在我家的电视是29寸的牡丹牌。有人说,你落后了,现在流行纯平,得买TCL。于是,我的脑海中,TCL进来了,牡丹出去了。又有人告诉我,现在流行家庭影院,要用背投电视,背投的品牌是长虹,于是,长虹进来了,TCL又出去了……主导这些变化的都是一些概念和发展趋势。”
市场如战场,所以韩庆祥主张,市场竞争不能靠儒家精神,而要学习《孙子兵法》,针对竞争对手的特点找到差异性,更要针对竞争对手的弱势提出自己的定位。比如针对联通网络的相对弱势,中国移动提出了“网好才能省钱”的攻势,在通讯网络方面大做文章。当然,无论是法律还是商业道德都不允许企业直接攻击竞争者。“但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批评对手的弱点,有比较才有见解,这种比较要做得巧妙,好的定位常常会让你的竞争者不高兴。”韩庆祥笑着说。
面对太强大的竞争对手,这一招就不太合适了,这时要用比附定位。比如当年牛根生最初创立蒙牛时,运用了“伊利第一,蒙牛第二”的概念。这方面,世界上最成功的案例是宝马汽车,当时奔驰是豪华汽车的代表,宝马则成功地使用了“坐奔驰,开宝马”概念迅速引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