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日韩企业路径
据张林博士介绍说,奇瑞汽车出口肇始于2001年,当年通过出口一批汽车开始投石问路,在2004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出口销量占到了奇瑞公司总销量的8%左右。由此,奇瑞在原来国际部的基础上于去年下半年成立了奇瑞国际公司。
事实上,奇瑞轿车国际化是“变被动为主动”的结果。最初是国外厂商主动找到奇瑞,要求进口奇瑞汽车,而后随着对奇瑞产品的了解,才有了联手建厂的进一步合作。
在海外市场方面,今年是奇瑞开始真正全面发力的一年。张林博士介绍说,伊朗的CKD厂今年也将正式投产,预计每年将会有3万辆的整车CKD件出口到伊朗。授权马来西亚ALADO公司开拓东盟市场。在美国市场方面,奇瑞与美国梦幻公司的合作也在按照合同有条不紊地展开。
目前,奇瑞国际化战略的大致思路是“先易后难”——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目前奇瑞海外市场的重点是中东和亚太市场,然后是东欧、中南美洲和非洲。而进入欧美市场,是奇瑞2007年、2008年的主攻目标。现在人们听到奇瑞要进军欧美市场,都在笑话他们在说大话、不知道天高地厚,但奇瑞人不这么认为。
当然,进入欧美市场的难度非常大,对企业的技术实力要求也比较高,但是日本企业、韩国企业不先后都成功进入了吗?!当年韩国企业宣称要进入欧美市场时,业界不也是一片质疑和哗然吗?!现在,日、韩企业进入欧美汽车市场都已经成为了商学院的经典个案了。
在国际化方面,奇瑞参照的榜样是日本丰田和韩国现代。“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奇瑞既希望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又想避免他们走过的弯路”,张林博士坦言。
尽管我国轿车产业起步较晚,但是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奇瑞,像奇瑞这样的自主品牌已经显示出明显“后发优势”,其中主要是成本优势。奇瑞公司认为,根据韩国等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经验测算,中国劳动力成本、廉价土地等优势还可以继续保持10年左右。能不能抓住关键性的10年,向海外市场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性价比的汽车产品,用市场换取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进而获得核心竞争力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成败关键。这也是奇瑞加速国际化的战略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