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与乐凯看似“窝囊”的合资,其实蕴涵了一次巨大的战略调整。柯达今后将把重心放到数码业务上,今后3年内将注资13亿到17亿美元投入数码领域的研发经费,两年内将提高12%。这一切都预示着柯达决心孤注一掷要在数码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帝国。2004年1月,柯达宣布,将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停止销售胶卷式照相机,全力转向数字照相领域。看来柯达是为自己找了“后路”,将来柯达在传统胶卷上只卖品牌,不做生产。
但这对于乐凯并不是个好消息,因为柯达并不是退出,而是改变生产方式,但柯达的品牌优势依然存在,这是乐凯最欠缺的。价格本来是乐凯参与竞争的最有利工具,但是很不幸,柯达的降价和促销,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良好的品牌形象,都让乐凯已经成为便宜低质的代表,在大中城市基本上没有市场,只是对一些对价格非常敏感的购买者才有吸引力。
一方面是行业的萎缩,一方面是对手的持续打压,乐凯的生存环境在持续恶化。
民族品牌不由感情决定
乐凯谋求合资的路,应该说从1997年前后就已经开始了,但由于一直坚持“自主品牌、控股、经营权”三大原则,所以一直没有启动。乐凯曾经一直被国人誉为民族工业的旗帜,但如今这面旗帜,已经在摇摇欲坠。“怒其不幸、哀其不争”,恐怕是我们对这样的民族品牌无奈的一种心理状态吧。
如今,在饮料市场上,国内8大饮料公司已有7家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编,在碳酸型饮料市场上,外国品牌占有率达90%以上,国内品牌仅剩健力宝;在洗涤用品市场上,全国4大年产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已被外企吃掉了3个;食品、医药行业,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30%~40%;轮胎橡胶行业,外资已收购许多国内大型厂家并形成垄断;啤酒产业中,年产超过500万吨的企业合资率已超过70%;感光行业,绝大部分都被柯达收购。
在外企并购的大潮中,当年人们耳熟能详的许多品牌如活力28、熊猫洗衣粉、扬子、香雪海冰箱、天府可乐、上海汽车、白猫洗涤用品、北冰洋碳酸型饮料等都被外企打入了“冷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