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进入“动感地带”:扩张橙色品牌

   2023-11-15 互联网1810
核心提示:面对市场的饱和、竞争的加剧、联通和小灵通的低价进攻,中国移动并没有陷入价格战的困局之中,而是通过塑造时尚、独特的M-Zone文

面对市场的饱和、竞争的加剧、联通和小灵通的低价进攻,中国移动并没有陷入价格战的困局之中,而是通过塑造时尚、独特的M-Zone文化成功突围。

  2005年4月7日,“动感地带”与NBA签署了长期市场合作伙伴协议,成为NBA在中国的官方制定电信服务供应商,向“动感地带”用户提供有关NBA的网站、新闻、比赛集锦等内容服务。中国移动的“橙色特区”势力范围在年轻消费者中进一步扩张。

  第一次注意到“动感地带”是在2002年的某一天,北京大学团委楼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申领“动感地带”号码。我看到了这个品牌的潜在力量。不到三年间,这个最初以“短信套餐”招揽客户的一般性通信服务产品,竟然成为了移动通信市场舞台的主演,并最终成就了时尚、独特的M-Zone文化。

  据统计,自2003年3月在全国推出之后到2004年9月,“动感地带”以每3秒新增1名客户的速度迅速拥有了近2000万年轻客户,创造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奇迹。更加有价值的是,在诸多移动通信服务品牌中,“动感地带”的用户无疑是最清晰、最精准的,它在15~25岁的城市年轻人中已经占据了绝对领导地位。A.C.尼尔森2004年年底的市场调查显示,“动感地带”在15~25岁都市年轻人中的品牌知名度达85%,品牌忠诚度达80%,品牌美誉度达75%,时尚、个性鲜明、创新的品牌特点被大多数用户认同。

  从产品差异化到品牌差异化

  2002年,随着联通、小灵通等竞争对手的相继进入,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也从最初的波澜不惊变得风起云涌,气象万千。由于竞争的不断加剧,价格战就成为最容易想到并加以利用的武器,以资费为标准对产品进行细分是这一时代的经典做法。

  中国移动通信意识到,要从无休无止的价格竞争中走出来,就必须建立品牌,并实现品牌与众不同的差异化。2003年3月推出的“动感地带”正是通过面向追求时尚、强调独特个性的15岁~25岁年轻人,来创建与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客户细分品牌。应该说,“动感地带”使得中国移动通信从产品差异化的低价竞争中摆脱出来,进入了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时代。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