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整品牌运作模式,走精细化的路子,加强品牌的监控和管理是当务之急,也是根本。动漫卡通品牌因为其衍生性是要与多家企业联合的,所有品牌管理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以蓝猫“保健品事件”为例,虽然事件的起源不在三辰方,但作为品牌的授权方及最大的股东,完全推托甚至置之事外的的姿态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且,最终最大的受害者还是三辰公司苦心经营的“蓝猫”品牌。另外,在“蓝猫保健品事件”中,作为品牌拥有方的三辰公司危机公关意识和策略表现得极不专业。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品牌的监控和管理的意识和策略的问题不解决,要想蓝猫的品牌再上层楼,那只能是痴人说梦。据称蓝猫的思维是“先发展壮大、再规范管理”,现在已经到了规范的时候了。
三、重塑差异性,提高尊重度。经济学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容积是由木桶最短的短板决定,差异性和品牌的尊重度是作为蓝猫品牌四要素中的短板,蓝猫品牌如果想在品牌内涵和深度上有质的变化,必须从这两个最弱的地方着手。
四、改变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产品方面,改变过去那种以量取胜的产品模式,笔者个人认为蓝猫剧场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投入和产出比来讲,产品及其品牌有一个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并不是动画片做得越多越好,真正的国际知名品牌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几百甚至上千集的动画片来支撑(注:笔者一听说国内哪个动画片要拍上百集就比较紧张,多就意味着高成本,高投入,高风险,就意味着粗制滥造),真正的品牌在于维护和提升附加价值,特别是象蓝猫这样,在已经具备相当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上,再去用“剪刀”来支弄受众,有点得不偿失。
市场营销有一个“聚焦原则”,企业如果产品太多,精力会被严重分散,每个产品都投入精力去打理,哪个都很难打理好,在蓝猫的发展中,战术和技巧被过多地强调了,这表现在快速的冲锋式的市场策略上,但结果却是消费者既看不到它的优势产品系列,也看不到其品牌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