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如何降低成本。若要做到提供中低价产品,在不损害公司利润的前提下,跨国公司必须要降低其产品成本。在国内建厂和国内采购是跨国公司没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自从高露洁开始在国内采购原料和进行生产后,65克的牙膏成本降低了几乎达63%,进而高露洁的价格和国内品牌牙膏的差距所剩无几。其竞争优势就突显。同样,在可口可乐在国内建立了34家灌装厂之后,其成本也急剧降低,产品更具竞争力。
最后,找个国内的伙伴。任何时候,找一个国内的好“亲家”,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都是一种稳妥的策略。国内企业更熟悉国内市场、了解国内消费者、拥有强大的渠道网络以及良好的政府关系。在国内手机市场,一个令大多跨国消费品公司头痛的问题就是国内的渠道网络建设,往往在国内的一线城市,这些公司拥有完备、有序的分销网络。但一旦深如到到二线城市甚至中国农村,它们就无法触及了。这也是当年波导手机通过漂亮的“农村包围城市”战役击退所有国外手机巨头,一举成为过内手机销量第一的公司所倚仗的策略。随后,就传来消息,西门子手机和波导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而西门子最看重的无疑是波导的渠道优势。同样对于拥有全球知名品牌百威啤酒的AB集团也通过购买国内啤酒四强之一哈尔滨啤酒,迅速渗透国内啤酒市场。在国内乳业市场第一役失败的达能,也开始实施这一策略,通过参股光明乳业,重新规划其在中国乳业市场的版图。
学习这些成功或失败案例不仅仅是告诉跨国消费品集团应该在国内市场如何更好运作。同时也是告诉国内的消费品行业的企业,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国外巨头进入中国的步伐也不会停止。重要的是如何在这场竞争者和朋友共存的战争中博弈,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和提高。实现双赢或多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