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启示录

   2023-05-12 互联网3390


  直到现在,李彦宏仍然努力向媒体说明,他回国创业的时间不是晚了,而是恰好:“我回来并不晚。当时互联网大家觉得困难了。一遇到困难,他就需要新的渠道。这正好迎合了百度针对的市场。”

  那都是百度早期的故事了,那段时间,整个中国搜索行业都处于“初级”阶段。2000年5月,百度签约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然而,就在这一年,纳斯达克高科技股崩盘,网络经济的泡沫一夜间破裂,百度也到了第一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所幸的是,2000年9月,李彦宏成功融资1000万美元,他轻轻地松了口气。

  成功源于坚持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坚持己见的时候,对于并不固执的李彦宏来说,这样的时刻发生在2001年8月。在那段时间里,李彦宏成功地说服了董事会和公司同事,将公司进行了一次大的战略转型。

  2001年年初,IT市场形势寒冬依然,百度则已经基本垄断了绝大多数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但正因为如此,让李彦宏焦急的是,在门户网站方面基本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他看不到公司明年的增长点在哪里。而依靠收取技术提供费,他认为,百度是没有大发展的。

  这是一段让李彦宏困惑的时期。李彦宏又想到了他以前一直希望的对于搜索引擎盈利模式的想法:公司竞价排名。也就是说,搜索引擎公司收取企业费用,使其在可能的搜索页面上优先排序,这样可以帮助企业的潜在客户直接指向企业网站进行访问,从而赢得新客户的可能性。

  实际上,早在李彦宏回国创业的时候,就对此发展模式前景看好。因为投资者限制,他就自己找企业,希望能把这个模式让一个企业来实施,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找了一年,谈了十来家企业,没有一家企业认同这样的模式。李彦宏只得作罢。李彦宏认为,现在再次提出,阻碍并不在于模式,而在于他希望此次转变更为彻底:将公司由技术提供商转变为一家直接面对终端网民的搜索引擎网站。这样的好处在于,不会对门户网站产生更大的依赖。坏处则所有的人都想得到,百度将和最大客户发生竞争关系。当时门户网站已经占到公司收入的50%-60%,这对公司是极大的冒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