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认为,公司发展到现在,有50%得益于这种硅谷式的文化——轻松、有创造力。
一个“乖孩子”的完美版本
和其他很多白手起家的财富故事迥异的是,李彦宏的故事是一个“乖孩子”的完美版本。每个企业家的一生中都有从“辅路”跨上自己事业“主路”的时刻,对于个性沉默的李彦宏而言,这样的时候是在他19岁,甚至他还不知道的时候。这一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信息情报系,此后他便直奔现在的生活而来。
李彦宏把自己现在得到的成绩归功于:得到高人指点。“这就好比郭靖,他总是在正确的地方遇到正确的人,所以才有一身武艺。”他打着哈哈说。
李彦宏偶然地成为国内搜索领域的先驱,肇端于他在美国的导师,这是他出国后遇到的第一位高人。这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导师预见到未来市场对信息检索的需求,要求李彦宏做信息检索的研究,而不是自己的专业。毕业后,李彦宏来到为《华尔街日报》做网络版的一家公司。在这家公司,李彦宏是惟一做实时金融新闻的检索系统的人,据说,他设计的实时金融系统,现在仍应用于华尔街各大公司的网站。公司的老板是位少年天才式的耶鲁博士,这位学者做公司,赚了钱,也从技术和观念上给予李彦宏足够启发。1997年夏天,李彦宏来到Infoseek公司,“猎”到他的工程师把自己对搜索系统的全套“武艺”教给一学就通的李彦宏,同时告诉他,创立一家公司会遇到什么。对于自己积累的经验,李彦宏甚至写成了一本书《硅谷商战》。
实际上,李彦宏羽翼渐丰时,回国创业的念头便已经谋生。1995年以后,李彦宏多次回国,非常热切地希望在当时的互联网热潮中能做些什么:“张朝阳、丁健等早期做互联网的,我都跟他们谈过,也是要看到底有什么机会。”
而当时之所以没回来,李彦宏解释说,是因为“感到中国还不需要搜索这个技术,大家都在做概念”。
直到2000年,几乎是在互联网最后的热浪时期,这位技术工作者才抱着复杂的心情,开始回国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