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营销手段必须根据消费者以及市场的细分来选择。现阶段,市场非常明显的一个变迁便是消费者的分众化与个性化,不同城市、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消费者会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性。现在的情况是,任何一个品牌想要成功打入一级城市,光靠广告来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必须借助公关手段辅助造势。但是,在一些三级以下的小城市,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媒体对消费者还是有相当强大的“杀伤力”。但从全国市场来看,在品牌的营销过程中,广告和公关这两个手段都是不可忽略的。
第二,要看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特性。比如,对于路由器这样一种比较专业的产品,打广告没有什么必要,也没有太大的效果,因为一般消费者不需要这样的产品,也难以通过广告信息去了解、熟悉产品。因此,思科在公关方面下了一番苦工夫,其结果是一分钱的广告也没做,就占领了60%的路由器市场。但如果企业卖的是可乐,广告对产品的销售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可乐本身没有太多的内涵,属于冲动性购买型产品,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通过广告与消费者建立的情感关联。
第三,还要看企业处在哪一个阶段,或者是企业的品牌建设达到了什么程度。如果企业处于草创阶段,迫切需要建立广泛的知名度,这时投放广告效果就会明显一些。当然,公关在打造知名度上也能另辟蹊径,《十面埋伏》作为一个产品、一个品牌,就是运用公关手段在短时间内打造出很高知名度的典型例子。事实上,采取广告加公关的营销组合手法可能是打造知名度的最佳方式。
而在知名度之上,一个健康的品牌还必须有良好的认知度以及美誉度。当涉及认知度的时候,广告的作用就难以到达;而到了建立美誉度的时候,广告就更是力有所不及了。因此,当产品已经家喻户晓的时候,就需要以公关为手段重点塑造品牌形象。我非常认同艾尔·里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一书中的一个观点:“广告是维系品牌的,只有公关才能打造品牌。”在营销策略上,市场的后来者要覆盖现有的品牌,或者是一些小企业要在市场中和大企业、大品牌并肩而立,如果采用传统的广告方式,就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这其实在营销思路上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