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塑造须肩负起社会责任

   2023-08-21 互联网2540


  这些,已经充分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打造品牌的重视。

  品牌塑造需肩负起社会责任

  国家对品牌的高度重视对那些有社会责任的、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品牌来说,是发展的一次绝好机会;但对那些没有社会公德、恶意欺骗消费者、给消费者灌输不健康思想的品牌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品牌代表了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企业通过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价值观,以期待和消费者产生共鸣。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品牌塑造的一部分,比如:广告、销售、促销、设计等。在每个环节,企业都必须紧紧围绕品牌价值观,传递统一的信息。

  有些品牌眼里只有利润,导致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注定只能是一时风光、不能长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身为央视标王的秦池酒,当年如何的风光,但因为其不能全心全意为消费者着想,中后期酒水质量十分低劣,导致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土崩瓦解。三株口服液也是如此,报着唬弄消费者的心态,不注重产品质量,闹出了人命官司,最后只能销声匿迹。

  上面两个例子中,都是品牌品质出了问题,很容易看破其不负责任的举动,还有一些品牌不负责任的举动则比较隐蔽,很难发现。他们的产品质量本身没有问题,对人体本身也不造成任何的伤害,但他们却利用了消费者不好的心理和欲望,实现销售,赚取利润。他们不仅没有制止和纠正消费者的一些不良心理,反而起了诱导和助长的负作用。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钻石推广的广告语,凭借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已广泛流传、深入人心。“钻石=爱情,爱情=钻石,爱我就送我钻石”也被广大女性所接收和认可。很多营销人拍手称快,觉得DTC(戴比尔斯国际钻石推广机构)对于钻石的推广极为成功,把他作为经典的成功案例加以研究。但我却持不同观念,李德挺先生的三篇《女人到底要什么》更增强了我的这种感觉。

  李德挺先生看似轻松诙谐的调侃,却隐藏了对人们虚荣、空虚、浮躁的批判,文中论述到:社会进步、物质丰富的同时,社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人越来越失去自我,经受不住外界的各种不良诱惑。其中,许多商家也推托不了相应的责任。DTC机构在推广钻石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的助长了人们的这种爱慕虚荣的胡夸之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