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满足了人们各方面需求的同时,也激发了人类许多不良的欲望。在市场经济中,各类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和象征。诚然,赚取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但同时,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也要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品牌塑造已被提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
中国随着政治、经济地位在世界?a href='/wenzhang/xihuan' target='_blank'>喜欢咸岣撸媪俚墓?a href='/wenzhang/jingzheng' target='_blank'>竞争也日趋激烈。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家名牌战略。2004年6月,国家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我们要从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鼓励我国的优秀企业争创世界顶级品牌”。在十六大报告里面,有这样一句谈到品牌的话:“要形成一批世界级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党中央新领导班子在关于实施名牌战略的报告上都做了批示,就是明确要进一步实行名牌战略,这是中央的声音。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这是国家的一个特别机构,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主管,已经做了3年的中国名牌产品推进工作。这3年之间评出的333个中国名牌产品。这样一个评级活动,已经引起了各个地方,特别是企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大家的一个奋斗目标。去年9月份,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中国名牌培训委员会,联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个向世界名牌进军的年会,16家企业的经验得到了介绍和推广。
中央电视台从2005年4月初开始,以二套经济频道为主平台,联合中国主流经济媒体的力量,开展了“品牌中国”大型系列宣传报道活动,旨在提高全国观众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关注度,为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助力加油。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战略部署,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就上海品牌战略实施方案,已经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报告。报告提出:力争用3-5年的时间在上海培育形成50个叫得响、体现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形象的大品牌,其中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品牌4-5个。到2010年,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大企业,有3-5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培育10个左右中国世界名牌。努力使上海成为品牌产品的开发、孵化和培育基地;中外品牌的聚集、辐射高地;品牌产品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评估、转让和交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