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的误区和现状分析

   2024-03-11 互联网810
核心提示:1、应急式救火培训 国内企业的培训问题很多,大多数中小型公司都是应急式培训,85%的培训是临时决定的,随意性很大。当他们在管

1、应急式救火培训

    国内企业的培训问题很多,大多数中小型公司都是应急式培训,85%的培训是临时决定的,随意性很大。当他们在管理上出现了群体问题、业绩较长时间不景气的情况下,才想到把希望临时寄托在培训上。所以,很多公司会对你说:我们忙得哪有时间搞培训?可是等到你有时间时,你的员工未必有时间和心态来学习了。中大型公司都会有系统的年度培训计划和长期的企业培训规划。

2、对培训的意识误区

    我们又发现,相当多的管理者对属下管理员总体评价不满意,有很多抱怨,例如欠缺管理技巧、欠缺执行力、不能有效沟通等,甚至归结于招聘不对路、个人素质低劣等因素,他们并不认为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管理者还没有树立起培训意识。

3、对培训效果急于求成

    也有较多的管理层对培训的期望过高,认为两三天的培训就应该有大的起色,就能够解决面临的许多问题。当培训达不到他们的期望时,他们又垂头丧气地否认培训的作用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训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通过渐进式改进来提升效果。

4、培训体系不能保证投入和产出

    大多数企业的培训体系和规划,都无法保证有限的培训投入能够产出期望的培训效果。所以,要在制度、机构、人员、经费、课程、教材、讲师、设备、机制等方面优化或整合企业的培训体系。

5、管理素质堪忧

    中国企业面临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的激烈、顾客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大量素质不高的员工,尤其是作为企业中流砥柱的中基层管理者严重缺乏管理技巧,实在令人担忧。不是公司的战略不好,不是公司的竞争对手太强,公司的低绩效很有可能就来自于这些欠缺管理技巧和意识的中坚力量身上。

6、企业培训多以满足内部需求为主

    国内企业的培训几乎都是以满足本企业内部需求为主的活动,主要是种子部队内训、委托培训和合作培训,这就决定了培训的层次和效果。国外企业的培训却已经形成产业化、专业化规模,这也是培训的发展趋势。

7、问题与局限

    现有的以固定授课为主的培训方式,由于授课的时间、地点限制,对于工作繁忙的企业管理者有诸多不便,而且费用较大。其次,现时各种管理培训趁热而来,太多太滥,学术背景、培训内容和水准也有很大差异。此外,现有的培训方式不过是在用一种1908年的产品、1959年的战略来教育管理者,针对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欠佳。

    谭定雄,BiiU毕优战略人力管理咨询(深圳)公司副总,任何探讨或更详细操作咨询:china@BiiU.com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