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常患的“时尚病”

   2024-02-18 互联网1070
核心提示:一旦坐在电脑前,便总感觉目标迷茫,无所事事……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生活现代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带

    一旦坐在电脑前,便总感觉目标迷茫,无所事事……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生活现代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安逸及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时尚病”——以前闻所未闻的各种“综合症”,开始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都市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容易受到城市人多、车多、楼多、噪音多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容易感到疲劳感,从而引发心悸、胸闷等病状。心理专家分析,“拥挤综合症”主要是由于高度神经紧张和心情焦虑而引起的心理失衡。举个生活中常有的现象,上下班高峰时候坐车时,由于车厢拥挤,大家常为一点小事便吵架。拥挤造成人们大脑皮层调节功能紊乱,使当事人出现暂时性心理障碍,从而产生异常兴奋感。“拥挤综合症”很容易引发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心理失常。

    预防“拥挤综合症”,首先要注意个人心理素质的提高,培养自己遇事成熟、冷静的态度其次是少去拥挤的场合,如果无法避免,则应该事先做好心理准备,养成充分“备战”的习惯;多到农村、乡下散散心,外出郊游能够松弛紧张的大脑,调节心理。

    “快节奏综合症”

    长期处于“快节奏”环境里,容易造成精神压力过大、心理紧张、不安,引发心理忧郁和心理障碍等问题。患“快节奏综合症”的人习惯性地将自己长期处于快节奏生活中,即便在逛街或郊游时,会不自觉地看手表。催促自己时间不多,要尽快结束活动。通俗点讲,这种人闲不下来,也害怕一旦闲下来就会精神崩溃。据心理专家分析,“快节奏综合症”使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会引起类似“神经症”之类的症状,如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或其它生理上的失调现象。

    防治“快节奏综合症”,须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心理上对紧张和休闲的生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要让情绪化的东西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要学会“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保持良好积极的生活态度。

    “办公室综合症”

    长时间呆在办公室内工作,由于空间的限制、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脑力劳动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引发“办公室综合症”。医学专家指出“白领综合症”极易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如由于压力过大,节奏过快易引发精神障碍和心血管疾病。长时间坐着或站着工作,容易引起肌肉筋骨酸痛。电脑工作者超长时间地面对视屏工作,产生视疲劳,导致视觉紧张和精神高度紧张,引发心理障碍;长期下去,    还极易引起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关节炎、颈椎病等疾病。

    医学专家建议,一定要坚持劳逸结合,如每2、3个小时便离开工作台稍作休息,多在办公区域内走动,多和同事交流,放松自己;将办公室内的通风口打开,让空气流通顺畅,使大脑保持清醒稍微改变一下办公桌前物品的摆设,给自己一些新鲜感;如果空间允许,还可以做一些室内的健身动作。

    “星期一综合症”

    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后,星期一上班时显得有些懒散,精神涣散,这便是“星期一综合症”。据专业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星期一到医院就诊的病人明显高于其它工作日10%一20%,其中多数人出现头痛、四肢无力、血压升高、手痛、颈痛等现象。引发“星期一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少职员为了放松自己,有的人拼命地补觉,有的人疯狂娱乐,打乱了平常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且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导致免疫力下降,多表现为精神不佳。

    医学专家建议,双休日要注意适度休息,避免造成休息日反而过度疲劳。星期一上班时,可以先接触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事情,例如看相关的项目资料,思考工作内容,或者组织例会等,都有助调节“星期一综合症”,更快地融入到工作中。

    “信息焦虑综合症”

    每天浏览大量的网络、电视、报纸、广播信息,尽管如此还是担心自己漏掉了什么,忐忑不安地在第二天一起床又打开电视和广播收集信息,这便是“信息焦虑综合症”。信息或高科技行业的从业者希望自己永远走在信息的最前端,每天大量吸收最新消息,无目的地在网络里寻找,跟朋友聊天也以自己收罗的最新信息来炫耀。但由此引发的是一旦坐在电脑前,便总感觉目标迷茫,无所事事,容易造成精神疲倦、烦躁不安。心理专家指出,这是一种自我强迫和紧张所造成的心理疾病。尽管它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但会引起突然的恶心、呕吐、急躁、精神疲惫等症状同时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失落感和衰竭感,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

    防治的办法是正确对待大量的信息,保持乐观、自信、成熟的性格,要乐于与人交流,善于寻找交流的话题。对于信息有选择性地进行搜集和吸收。

    “密码综合症”

    日常生活中密码的重要性越来越强,银行卡密码、电话卡密码、保险箱密码、交费密码、查询密码、交易密码、电子邮箱密码、聊天工具的密码……一大串密码让人头痛不已。如果都留一个密码,又成了一破百破的情况。于是,我们只好每天都努力记住一堆密码,这就很容易息上“密码综合症”。“密码综合症”是生活科技化的产物,是由于人的自我强迫记忆所带来的心理障碍。长期强迫自己记忆密码,容易造成精神疲惫,神情恍惚,严重的干脆遗忘密码,将生活弄得一塌糊涂。

    心理专家指出,要以健康、乐观地心态对待“密码综合症”。采取一些取巧的办法,例如将密码归类记忆,电子类密码统一为某个数字或代号;银行卡类的查询密码和交易密码则分别记忆。还可以将经常使用的密码用一个特殊的代号记在自己经常看到的地方。同时,放松心态,不要因为密码所牵涉到的机密被别人窃取而终日恍惚不安。

    结语

    除了以上几种,还有更多的“综合症”并未囊括。如随互联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网络综合症、聊天综合症、电子邮箱综合症等;随着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而产生的太阳镜综合症、假日综合症等;还有随着各种大事件产生的世界杯综合症、9·11综合症等。心理专家分析,越多越多的“综合症”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适应不了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生活,另一方面是心理卫生的不同步发展。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些“时尚病”,并提供了大量的医学实例和科学依据来解决这些“时尚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