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越磨越亮,抱怨也越磨越“光”。作为经理人,如何在别人的抱怨中把自己内心的“怨”气打磨光呢?
凡是经理人,有谁没有被抱怨过呢?但是,在被抱怨的时候,能够化抱怨为“磨刀石”,使自己快速成长为顶尖经理人,并不是所有的经理人都能做到的。很多经理人,经常是被来自上级或者下级的抱怨所“传染”。有如电脑病毒感染一样,他们也成了“抱怨”病毒的携带者,并且在不知不觉当中用抱怨的方式来抱怨别人的抱怨。
以“怨”报“怨”?
黄伟是一家IT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的营运。有一次我问黄伟,在工作中是否被抱怨过?黄伟摇摇头。我感到很好奇。难道,他真的那么幸运,不曾被抱怨过?黄伟还是摇摇头说,“没有一天不被抱怨”。尤其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使黄伟感到很困惑。
中秋节快到了,他准备给部下发月饼,但又感到疑虑。发吧,怕老板抱怨自己“不会精打细算”;不发吧,又怕员工抱怨自己“没有人情味儿”。没办法,黄伟只能“装死”。不料,临近中秋节的前一天,老板因为黄伟没有发月饼,而抱怨他工作不主动、不尽心、不细心。于是,黄伟十万火急地采购月饼,因“急不择价”,又被老板抱怨“不负责任”。
有种说法,面对抱怨,不在抱怨中沉默,就在抱怨中爆发。来自上下左右的抱怨,黄伟的职业成就感完全被“不满意”的“怨”气所吞噬。没完没了的抱怨,使黄伟感到不安、不满和不爽。为了摆脱被抱怨的处境,黄伟在痛苦中奋力反抗。与大多数经理人反抗抱怨的方式一样,黄伟先是沉默,默默地忍受“怨”气;而后忍无可忍地爆发。所谓爆发,就是用自己的嘴巴“拼命”来辩白和证明老板或者下级的抱怨是错误的。结果,他的辩白和证明没有被接受,甚至,引起更多的抱怨。委屈、无奈、痛苦使黄伟更加恐惧和愤恨,并以抱怨的方式四处喷射。他抱怨英雄无用武之地、员工素质太差、老板独裁固执狭隘、公司缺乏人文关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人际关系太复杂。甚至,抱怨公司的抱怨太泛滥。从一个抱怨的受害者变成抱怨者,并且以抱怨来反抗抱怨,黄伟在抱怨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黄伟非常苦恼,为什么,越是质疑(抱怨)别人的抱怨是错误的,自己“回报”的抱怨却更多?
抱怨,止于智者
抱怨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情绪病毒。很多经理人在遭遇“抱怨”病毒侵袭的时候,内心潜藏的“怨”气被激活,使自己也成为“抱怨“病毒的携带者。带着抱怨,黄伟还能消除别人的抱怨吗?不能。而且,永远不能。因为,凡是喜欢抱怨别人的人,对他人的抱怨保持极强的敏感性。他们之所以喜欢抱怨别人,就是想用抱怨来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抱怨。并且,他们习惯于通过抱怨并使别人屈服于他们的抱怨来获得自慰和成就感。所谓抱怨,就是用显现或者夸大别人的错误来暗示自己是正确的,用显现别人无能来暗示自己是了不起的,用贬低别人来突出自己的自尊感,用责怪别人来降低自己的责任。如果他们的抱怨被人质疑(抱怨),他们会使出浑身的力量反击。如果一时难以赢得反击,他们会把自己的气愤埋藏在心里,并化作下一次抱怨的动力。
很多经理人看不清抱怨的本来面目,一旦自己被人抱怨,就会感到委屈和气愤。为了维护自己的”纯洁性“,他们气鼓鼓地要与抱怨者较量。质疑(抱怨)抱怨者,无疑是火上浇油。火越大,油浇得越多;浇的油越多,火烧得就越大。怨怨相报,怨气终将变成怒气,关系也会从最初的不满升级为对抗。
曾经有一只小黑猫,夏天抱怨阳光太强,冬天抱怨阳光太弱。太阳昕到抱怨,既没有抱怨小黑猫的抱怨是无知的,也没有改变夏强冬弱的事实。太阳清楚,小黑猫是从它自己冷热需要出发来抱怨太阳的,而不是太阳做错了什么。太阳深知,理解它们的抱怨,比征服它们的抱怨更容易化解抱怨。
太阳是智者,在被抱怨的时候,心平气和、理性面对。作为经理人,如何在抱怨中乘风破浪,使自己成长为顶尖的经理人呢?
“磨刀石”四法则
用抱怨来拯救自己不被抱怨的经理人,是难以成为顶尖经理人的。作为经理人,如何在别人的抱怨中把自己内心的”怨“气打磨光呢?刀越磨越亮,抱怨也越磨越”光“。
法则一:阔”胸“运动
心胸狭窄的人,内心沉淀的”怨“气就多。而”怨“气深厚的人,”肚“量必然狭小。心胸和气量是经理人飞黄腾达的核心发展力。渴望前程无量的经理人,必须要天天给自己做阔”胸“运动。懒惰是人性的弱点。抱怨天天有,可以促进懒于做阔”胸“运动的人增强放大”肚“量的意识。如果在被抱怨的时候,经理人感到胸闷、心慌、气急,甚至暴跳如雷,请上街买一朵新鲜的黄玫瑰,心存感激地送给抱怨者。这样的阔”胸“运动,每被抱怨一次,就送一次,直到胸闷、气急消失为止。
法则二:如过改过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什么一天要三次反省自己的过失呢?说明我们身上的过失藏得很深而不容易被自己发现。被抱怨,可以促进经理人反省。人性的弱点就是”护短“。.被抱怨,容易暴露出我们的短处,使我们发现并警觉自己的短处。孔子说”改过自新“。自新,就是自我进步;改过,是孔子告诉我们的最有效的进步和发展的方法。而改过的前提是知过。被抱怨,是抱怨者送给渴望知过和成长的经理人的最好礼物。
法则三:知己宽彼
作为经理人,首先要清楚自己是不是”怨天尤人“的经理人。被人抱怨的时候,如果我们感到委屈并竭力辩白以消除抱怨,十有八九,我们是”怨天尤人“的经理人。既然我们也是抱怨者,能不能先把自己从一个抱怨者变成宽容者呢?如果做不到,又怎么能奢望其他的抱怨者停止抱怨呢?《中庸》所说的”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就是让我们在自己做不到的时候,也宽恕别人没有做到。
法则四:知人知心
抱怨,是抱怨者通过抱怨传递内心深处某种需要的特殊方式。经理人做管理工作,首先要洞悉员工内心的需要。透过抱怨的事情,洞悉抱怨者内心真实的想法,是经理人不断提升的职业能力。比如,被抱怨任务太多太急,表明抱怨者的心理压力已经达到某种极限,他们通过抱怨传递”我顶不住“的信号,而非任务本身真的就太多或者太急。被抱怨假公济私,表明抱怨者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正直无私的人来尊重,而非经理人真的就是一个假公济私的人;被抱怨朝令夕改,传递抱怨者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产生”无所适从“的恐惧,而非朝令夕改真的有什么不妥;老板抱怨经理人没有责任感,其实是在传递老板害怕自己的威信或者魅力”缩水“,而非经理人真的缺乏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