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式VE到日式TC看成本管理的前馈性

   2023-03-08 互联网5240


  价值工程所说的成本是指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而不是一般意义的产品生产成本。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两大方面,其中使用成本是指客户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具体包括运行成本、维修成本、养护成本等。只有总的成本节约了,才能真正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

  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有领导的系统工程。由于价值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科学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企业各个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大力配合,才能实现其最终目的。

  二、日式成本管理模式一成本企划(TC)

  (一)成本企划产生的时代背景

  成本企划60年代初产生于日本,它源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中。但成本企划真正成为一种确保目标利润的手段还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的事。石油危机使得世界发达国家受到重创,而日本却藉此机会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其成功的秘诀主要得益于具有能够大幅降低成本功效的成本企划。成本企划从改变设计人手解决了当时传统成本管理无法解决的汽车成本骤升的问题。之后,以汽车业为中心,成本企划在日本许多行业中得以迅速推广,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在产品的企划、开发中,根据顾客需求设定相应目标(目标成本),希翼同时达到这些目标的综合性利润管理活动。

  (二)成本企划的实质

  成本企划的实质是成本的前馈控制,它不同于传统的成本反馈控制,即先确定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实际结果偏离目标值的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调整先前的方法和步骤。成本企划是针对未来的必达目标,据此对目前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弹性调整,因而是一种先导性和预防性的控制方式。

  成本企划的前馈控制体现了成本管理的两种新思维。一是源流式成本管理,即将降低产品成本的“重心”由传统的生产阶段推溯至开发、设计阶段,对企划对象的最初起始点实施充分透彻的分析,从而有助于避免后续制造过程的大量无效作业耗费无谓的成本,使得大幅度削减成本成为可能。二是前馈控制体现了“成本筑人”的思想。一个完成了的产品设计,就是在图纸上制造产晶。成本筑人意味着在将材料、部品等汇集在一起装配成产品的同时,也将成本一并装配进去。倘若在图纸的预演中排除了各种无效或低效因素,图纸上有限的筑入成本可能就等同于制造现场的实际成本,这就等于在前期确保了成本降低的可能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