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美国证交会调查的细节是什么,调查本身都会使人把目光投向中国政府与其拥有的大公司之间的关系,而这肯定是不受欢迎的。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美国监管机构是否会要求中国企业向投资者披露更多有关以往经营活动的信息,即当它们还属于国家体制期间的情况。
典型情况下,当中国大型企业进行IPO时,上市的实体仍由国营集团保留多数股份,而这些国营集团往往还持有劣质的资产,如亏损的业务,成千上万员工的退休金负担,甚至还可能包括医院和学校。
分拆“好公司”和“坏公司”,是为了提高投资者对“好公司”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通过IPO筹资。
比如,接近中国建设银行(CCB)的业内人士承认,哪些资产拿去上市将取决于中国建行,其IPO的筹资总额将在5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之间。
这种结构使母公司能够利用上市公司进行融资,具体方式包括转移资产,抛售部分股份,以及要求得到更高的分红。
虽然中国公司在其上市文件中披露这种安排,但它们通常几乎不提供有关上市实体成立之前,母公司经营活动的任何细节。
香港的数名投资银行家告诫说,在中国这样的国家,腐败和违规行为是高速经济增长的副产品,国际投资者对于国有大型企业的过往历史难免抱有阴暗的看法。
许多专家对中国人寿的立场表示认同,即与上市实体绝然不同的企业以前涉嫌犯下的违规行为,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无关的。
不过,这个问题的裁决权,如今掌握在世界上权力最大的金融监管机构手里。
更多>同类资讯
©2022-20225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