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抓市场建设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力。市场是民营发展的有效载体。平泉县紧紧抓住地处冀、辽、蒙三省交界处,自古就是沟通关内外商品集散地的区位优势,制定了“市场兴县”战略。近来年,通过采取引资建市、招商兴市、环境保市等举措,市场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义乌商品城、市场北路商业街、兴平商业街、双桥小商品批发市场、榆树林子、台头山蔬菜果品批发市场、食用菌交易市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使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市场为龙头、区域市场为骨干、遍布城乡的各类市场为基础的市场网络。市场建设不但带动了当地特色商品的相对集中,而且还促进了与专业市场发展相配套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原材料、运销业的相应发展,使特色商品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生产规模也从“前店后厂”作坊式生产,逐步发展成规模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大生产。专业市场的培育与建设,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全县呈现出了“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喜人景象。2003年底,全县发展各类专业市场12个,拥有7万个摊位,98%是民营经济,年交易额达1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2个。
(三)壮优扶强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力。企业没有适应规模,就没有竞争力。目前,很多民营企业满足于小打小闹,怕担风险,不愿搞大投入,求大发展,这样的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平泉县委、县政府以战略的眼光考虑当前,谋划长远,采取放手发展与积极引导相结合,扩大增量与提高质量相结合,千方百计增投入、上项目、扩规模,发展壮大了一批象四海、润隆、绿世界等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民营企业,对这些企业他们在贷款、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帮助他们把企业搞强,依靠他们把产业带大。同时以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组织同类企业联合协手,对优势行业进行资源整合。他们重点对杏仁露、活性炭、食用菌三个特色产业,通过组建协会的形式把三个行业统一组织起来,各企业间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目前全县以民营为主的杏仁饮品企业达到18家,活性炭企业达到34家,食用菌龙头企业达到2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