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公司治理效率的思考

   2023-04-12 互联网4280
核心提示:我国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经理人主导控制权的治理结构的失效问题。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与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外部治理还是内部治

我国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经理人主导控制权的治理结构的失效问题。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与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外部治理还是内部治理,都要求所有者能够正确评价经营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而信息披露在其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解决治理失效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在信息的生成和传递链条中,强化层层监督职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种种风险。本文旨在以信息的疏通和监管作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突破口,以望能改善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强化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和

  独立审计的专业监督

  在经理层主导地位的治理环境下,经理人控制着信息生成系统(主要是会计信息系统)。在委托人与被审计人集于一体的重合中,审计的独立性会失去其存在的土壤。因为独立审计会在其生存利益与职业道德的权衡中,在惩罚成本低廉的侥幸心理下丧失了自我,与管理层合谋提供虚假的审计报告,使得独立审计的监督成了经理层可胁迫的自我评价工具。由于内部治理结构的失效导致外部社会治理机制(会计师事务所)失效,经过筛选和加工的信息陈述加上虚假的鉴证报告,信息链在生成和传递过程中的风险得不到适当的规避,造成外部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治理功能连贯失效。对此,强化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外部政府治理机制)和独立审计的专业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虚假信息误导市场治理机制连贯失效的风险。具体设想如下:

  1.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和要求。这既是外部政府治理的工作职责、增加信息透明度的法规制度约束,也是保护所有者的信息知情权,维护市场公平与效率,创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

  2.加强对独立审计的治理。首先从资格准入、后续教育、职业道德、质量管理上提高其执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减少过失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从而揭示并降低信息传递中的风险。其次是扩大规模、树立品牌,巩固独立审计自身的谈判地位。独立审计市场是一种买方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而通过提高审计质量,塑造信誉好的品牌,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并购扩大规模,可增强与客户管理当局的谈判力量,从而增强审计的独立性。最后,加大对独立审计违规的惩罚力度,使其在低违规收益与高惩罚成本的权衡中自觉抵制经理人的诱惑和胁迫,减少与客户管理当局共谋欺诈的可能性,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使其能担当起经济卫士的重任,把好信息传递风险的最后一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