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通往巅峰之路

   2023-10-05 互联网2390
核心提示:在中国传统高级财务经理人的此岸与泊来品CFO的彼岸之间,横亘着一条从制度环境、文化价值和知识背景都迥然各异的巨大鸿沟。  

在中国传统高级财务经理人的此岸与泊来品CFO的彼岸之间,横亘着一条从制度环境、文化价值和知识背景都迥然各异的巨大鸿沟。

  通往巅峰之路

  “中国的CFO太少太少了,”软银亚洲合伙人周志雄不住地感叹,“中国企业需要大量的职业CFO,而且这种需求还会逐步增强。”

  “CFO这个新生群体的诞生,是公司财务职位的革命。”10年前,美国著名商业杂志《财富》,在一篇题为“超级CFO”的封面文章中,对CFO过于短暂的历史,作出了一个并不夸张的定性描述。

  一方面是国内为数不多、动辄几百万美元的年薪甚至几千万美元的股票收入、衣着光鲜、权力显赫的CFO阶层;另一方面,像前文提到的武学东、肖旭东、家云燕等一大批中国的高级财务经理人却面临难以突破的职业天花板。在高级财务经理人的此岸与CFO彼岸之间,横亘着一条从制度环境、文化价值和知识背景都迥然不同的巨大鸿沟。

  中国CFO是怎样炼成的?在通往巅峰的道路上,先行者们有何独门秘籍?我们对中国的CFO阶层类型做了一个粗浅的梳理,以资后来者鉴照。

  “资本飞客型”

  今天的企业都不得不在全球化浪潮的裹胁中生存。从业务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到管理国际化,一波波方兴未艾。熟悉国际资本市场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投资银行家成为许多企业CFO的最佳人选,我们称这类CFO为“资本飞客型”。在国内CFO人才稀缺的今天,“资本飞客型”CFO尤其居多,他们中的代表有新浪CFO曹国伟、搜狐CFO余楚媛、百度CFO王湛生、原中海油CFO邱子磊和平安CFO张子欣等。

  “在中国对CFO的理解是很狭隘的,美国也只有上市公司叫CFO,很多CFO不是管财务的,只是一个公司职位。其主要工作是通过财务手段进行战略性的部署,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卖公司,把公司推销出去。做收购,中国没有几个公司比新浪做的好,这才是CFO真正要做的。”新浪CFO曹国伟对这一角色的理解,可谓一语中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