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十几年中,在世界各国的政府部门、公立和私营机构的支持下,社会营销在世界各地许多国家都得以迅速发展。它曾经被用来推广很多健康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男用和女用安全套、避孕药品、香皂、戒烟产品、蚊帐、加碘食盐、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等。社会营销近几年的发展的动力有来源于政治改革方面的:比如在欧洲,在过去十几年中,保守党与社会党一致不认同产业的国家管理模式,而将越来越多的事业用商业化的模式来处理。这一点在今天的中国政府也开始认识到。
如果我们现在拉一条线,在线的两端分别是用纯粹商业推广与公益推广来做的两种产品,社会营销就介于这两者之间。可用纯粹的商业手段的产品是所有消费者对产品都有了共识,明白这个产品纯粹是被市场支配的(汽车、手机、化妆品……);以公共利益为诉求的商业产品发展,比如推广对农村的事业投资、新兴科技产品,由于很多人的见识与知识还不够认识这些产品的价值,这样的产品通常需要一定的公益支持;纯粹公益手段是针对大家公认有需要但没有人有动力去做的,则利用公共政策特殊支持,如贫困的艾滋病人治疗、受益期长的新型能源、新法接生、免疫接种等等;另外一些产品是既可以商业化同时也需要很强的社会支持,象学校建设、节水活动、环保产业等等。教育产业化的问题在营销意义上就该是典型的社会营销理念:如果教育算作产品,它是我们国家服务产业中最落伍的之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服务体制的官方化,从产品研发到形象推广充满刻板程式,没有商业的精明性、产品的生动性和推广的活泼性在里头。
到目前为止,直接和公开地使用“社会营销”说法的项目很多是针对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卫生健康问题,由国际资助机构以援助资金的形式展开的。比如在防艾滋病方面的社会营销项目资金主要来自英国政府国际发展部(DFID)、美国国际发展署(USIA)和联合国机构。当前国际上在公共卫生领域主要的社会营销执行机构有:前景集团(FuturesGroup)、国际人口服务机构(PSI)、DKT国际机构和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MST)等。在援助资金的支持下,社会营销机构通过对其推广的产品进行价格补贴,或者联合生产商和经销商,对项目提供推广宣传的费用,要求生产商或经销商降低产品价格,使目标人群可以承受得起。但这里的社会营销定义是狭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