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集权与分权

   2023-04-12 互联网4260


  事实如此,对于企业的决策者来说选择集权还是分权并没有那么容易。

  现在很多财务专家认为选择集权,对于企业来说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集权从公司的宏观上来讲,企业财务资源可以在领导层的监管下得到最好的大方向的调控,使资源更合理配置。而另一方面企业领导人也会认为,如此一来会挡住公司那些心术不正者的窃财机会。

  我们可以就此讲一些实际的例子。

  两年前我们到湖北化工去考察,它有30多个子公司,每一个子公司都有自己的财务、会计,财务都有财权,都是独立的账户。结果因为每一个分支企业都有财权,加之公司管理机制的混乱,公司整体费用长年居高不下,利润都被庞大的分支机构稀释掉了。结果老板一气之下,一夜之间撤掉了所有的子公司财权,财务工作由母公司统一管理。所有的会计全部收回母公司。签单的权利只有一个人,就是他自己。32个子公司都在一个城市,一个人签单当然可以。但问题是他每天都必须花费4个-6个小时来签单。加上各部门的审核时间,会计现金支取时间,费用申请往往历时会有四五天之久。同时还存在一个非常通常的问题,由于老板不可能事事亲力,所以他对于一些费用使用的必要性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当然这是老板的功能之一,但是由于老板前沿信息、临场经验等的缺乏,他个人的一些判断难免偏颇,这就导致一些极好的生意机会由此丧失了。而且如果每一个费用申请都是在四五天之后安排,肯定会影响业务的进展。何况在这样一个高度集权的状态下,一个经理人不得不用全部的精力,甚至是120%的精力来管理财务。他自己也失去了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公司状况的机会。所以通过这种高度集权的形式,想要实现企业分散管理所带来的对企业整体效益的发展是非常有限制的。

  但是另外一个例子恰恰是联想集团,联想长期以来所有的资金都是由总部管理,集权的结果是所有资金的协同状况总部都了如指掌,所有资金在干什么领导都知道。但是当联想的子公司的发展到总资产4个亿,那么一笔买卖下来可能都会动用几千万的资金需要量。问总部要资金,资金不够,显然就影响了业务的进展程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