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标准探析

   2023-06-15 互联网3280


  由上可见,我国会计审计及信息披露规范文件中多处涉及重要性概念。这些文件对重要性概念的界定是一致的,都是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立场上衡量重要性。在具体标准方面,经常使用“净利润或主营业务收入的10%”等经验性数据。但我国至今还缺乏对重要性标准的统一归纳和详细阐述。如果企业和审计师在某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或审计意见方面发生冲突,由于缺乏执业规范文件的规定,审计师依从企业意愿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可以借鉴美国SAB99的做法,由证券监管机构或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重要性标准的执业规范文告。

  二、重要性标准的审计判断差异

  如果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在重要性水平判断和审计意见类型判断方面存在不一致,这种审计判断差异会使审计报告缺乏可比性,不利于投资者赖以决策和判断。有的学者发现我国审计师对性质和金额类似的交易或事项可能存在判断差异,因此出具了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下面的三组案例表明审计判断差异在2001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存在。

  1.会计估计变更。

  国电南自由于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变更被审计师出具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该公司对1年以内、1~2年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进行了调整,分别由原来的5%、6%调整为1%和3%,变更的依据主要是公司客户信誉程度高、实际账龄与公司正常经营状况吻合、实际坏账损失比例小、公司加大了清欠力度等。该项调整影响当期合并净利润1,435.88万元,分别占净利润、总资产和净资产的50.45%、1.60%和3.03%.经如此处理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6.12%,刚好达到再融资条件“三年平均6%”的要求。

  同样存在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变更的ST鑫光,审计报告虽为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但说明段与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变更一事无关。公司将母公司坏账计提比例从27%提高到70%,对2001年损益影响数为26548.63万元,分别占同期净利润、总资产和净资产的60.69%、54.40%,552.56%.我们有理由怀疑公司通过多计提坏账准备清洗利润,为下年度扭亏做准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