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球十大并购事件点评

   2023-12-16 互联网1870
核心提示:2002年是中国入世的第一年,与往年隔岸观火般坐而论道不同,全球并购的刀光剑影正在渐行渐近,强劲地调整着中国企业的资本战略和

2002年是中国入世的第一年,与往年隔岸观火般坐而论道不同,全球并购的刀光剑影正在渐行渐近,强劲地调整着中国企业的资本战略和经营形态。而国内蛰伏已久的行家里手们也在摩拳擦掌,颇有跃跃欲试之意。从全球并购研究中心根据美国汤氏统计(ThomsonInvestorNetwork)和其他资料综合而评出的全球十大并购事件观之,2002年的全球并购大势有几个值得中国业界关注的特点,相与析之。

  丑闻与周期

  对于那些在并购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全球大公司特别是熟谙资本运作的金融买家(FinancialBuyers)而言,2002年实在是不堪回首,欲说还休。声名显赫的泰科国际、安然集团、安达信公司、世界通信、法国维旺迪等一批世界级500强公司的破产、重组和接踵而至的管理层丑闻,令操盘并购的企业领袖们灰头土脸,甚至产生行业性的信誉恐慌。而一些诸如通用电器的杰克韦尔奇、花旗集团的桑迪威尔等一代美国的并购枭雄都被社会公众以空前苛刻的标准审视端量,从收入、利润、战略、文化到个人操守等无孔不入;包括美国在线并购时代华纳、奔驰并购克莱斯勒、思科系列并购等曾被同一批媒体大肆吹捧的并购经典,不得不在社会和股东的巨大压力下重新反思当年的战略决策与每一个操作细节;政客们、学者们理所当然地将所有的问题统统推到发动并购者的头上,作为后者不断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经营环境的报应。显然,历史正在重演。过去的百年里每一次并购高潮之后都会有一次低潮中的思考、抨击和战略上的洗礼。道德的批评自然来得成本低廉而且深入人心。须知,企业并购行为的冲击力、经营战略调整和环境再造的过程远比一般正常的经营来得复杂和高调,因而,当进入整合期或恰逢经济低潮时,并购业自然要催眉折腰一任各界舆论与权势的攻谴。全球经济进入疲态已是路人皆知,将并购与丑闻串联,此其时也。以笔者观之,将全球经济低潮的原因一味推诿在并购市场上恰如美国总统们动辄拿伊拉克开涮来应付所有政治危机一样,大有缘木求鱼之嫌。当然,全球经济的衰退与全球并购本身的确有很强的关联,在很多的情况下会互为因果。今年10大并购中美国Comcast集团收购AT&T宽带公司和英国NTL电缆通信集团重组便是收拾两年前全球性的通信泡沫所遗留的残局。这两个事件都是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斩仓出货,为未来留得青山而已。而中国网通集团在年末收购亚洲环球电信一案,也是如出一辙。对于并购业界而言,在商业丑闻之外,如何判断并购战略和行为的利弊是新世纪新经济的课题。全球经济是有周期的,同样并购市场也是如此。在经历了1998-2000年全球并购动辄几千亿美元的大风大浪后,大约应有若干年的消化与整合。此间,难于有超大型的并购事件发生,2002年最大的并购美国辉瑞制药收购法马西亚制药公司其规模不超过600亿美元。最近,美国一家有影响的业界刊物设立了中小企业并购奖,呼吁关注并推动更为实在的整合性并购活动。如此推之,并购也许到了“小的是美好的”的境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