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优势。建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了法人治理结构,成功移植海航企业文化,搭建了网络办公平台,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经过改制,长安航在经济效益、企业形象、业务水平、市场营销、基本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2003年更是一举夺得民航总局组织的两个阶段\"百日始发航班正常率竞赛\"活动第一名,运行品质得到重大提升。
长安航重组不仅为民航的集团化改革探索了有效途径,还对西部地区国企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深刻启示。
启示之一:企业重组必须带来先进的体制
长安航与海航都是1993年成立的省属地方航空公司,由于内外环境、体制机制不同,发展结果也大不相同。海航以1000万元人民币起家,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先后成功地实现了A股、B股上市和国外发行企业债券的目标,控股经营国内第七大航空港--海口美兰机场,集团化、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
长安航与海航资产重组之后,全面引入海航管理模式,新长安航既是独立支线航空公司,又是海航多基地、大运行格局中的重要支点,统一纳入海航航空板块整体运作,并在企业文化及形象方面移植海航理念、精神和文化。
海航董事长陈峰这样评价重组后的长安航:\"人还是这些人,企业还在西安,我们继续沿用长安航这个名称,但是却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新长安航是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框架重新构造的一个新公司,长安航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启示之二:企业重组必须优势互补
长安航多年的安全生产史,支线航空市场潜在的资源优势,较小的负债率,正好符合海航集团\"低成本大扩张\"的愿望,而海航良好的体制机制、骄人的业绩、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及层次少、高效率的工作作风,也对长安航有极大借鉴作用。原长安航空公司改制为长安航空实业公司,作为省政府国有资产入股新企业的操作平台,并管理从\"老长安\"中剥离出的债务及非主业经营性资产,这样原长安航找到了轻装上阵、从速发展的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