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事件营销作为一种企业传播手段,大企业可以用,小企业同样更需要。之所以出现怀疑小企业炒作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些人是跪着仰视大企业,而居高临下俯视小企业,动不动就带着有色眼镜给扣帽子。说不定,假以时日,小企业迅速成长为大企业,这从前的炒作又成为经典。就有些企业怕事件营销影响企业或者品牌的形象问题,我们可以沿袭上面的思路,把自己放在张瑞敏砸冰箱的时刻来看这件事,结论就一清二楚了。说得不客气点,就是有些企业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对所谓品牌形象问题一知半解,才产生这样的结论。一般说来,品牌的形成历经知名度、可信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四个阶段,你企业小不点的时候,都没有几个人知晓你,知名度尚未成气候,而自己却超越发展阶段,把自己看成美誉度、忠诚度的维护者,最后到头来,死要面子活受罪,错失良机,而许多企业实现跳跃式的机会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事件营销效果短期化?
还有一点,许多企业对事件营销所诟病的短期化,就是劳神折腾起来的事儿没有两天就被其他信息给淹没了。
实际上,事件营销能在市场和受众中间保持生命力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浪头越大,其传播的范围越大,生命力越持久。同样道理,事件营销中事件本身的料儿越猛,强度越高、振幅越大,相当于海浪的浪头越大,传播的时间自然越长。还有就是事件营销的整体设计本身就应该像一个故事,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各个阶段都有“包袱”不断地抖搂出来,冲突迭起,一波三折,这样一来,事件营销的生命力能短吗?此外,影响事件营销生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传播途径的选择上。大海里面能有惊涛骇浪,洗脸盆里面又能激起多大的水花呢?对于事件营销传播途径而言,如选择专业、行业媒体,刊发起来可能非常容易,与此同时,受众面也非常窄,就那么些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相反,如果把事件涉及成大众性话题,在大众媒体上传播呢?其结果对比就像大海与洗脸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