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冒盛行看利旺行销战培训

   2024-01-18 互联网1290


  商业头脑狭隘而且缺乏创造力还表现在当某个行业由于产品进入成熟期竞争加剧,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时,多数中国商人本能的对策是降价,冀望于扩大销售量。很少有公司选择通过差异化战略提高毛利率的道路。

  于是,低价低成本的路上熙熙攘攘,你死我活,而另一条高价高成本之路却冷冷清清。在这条康庄大道上高速行进的往往是来自国外的“狼”,高端生意做得轻松惬意。国外公司得到的不仅是可观的利润,更建立和巩固了高质量客户基础。这些客户的忠诚度相对更高,为后面的对手树立了难以逾越的竞争门槛。难怪越来越多人感慨其实在中国高端生意反而更好做。这是太多商人选择低价策略的后果。

  在低价市场运做,值钱的是系统不是客户

  低价本身是一种无辜而可行的竞争策略。它要求企业具备降低共同成本的能力。沃尔玛背后强大的信息系统、集中采购和配货、即时进货的整体经营系统保证了全面低价。

  共同成本高低,最能反映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水平。缺乏顺畅快捷的运营流程以及高效的管理人员,即使人员工资低廉,仍然无法获得经济的共同成本。但是,参与低价竞争的中国却往往把降低包括原材料和直接生产费用在内的直接成本作为降价的本钱,于是,假冒伪劣越来越盛行。

  不小心挤进低价低成本的窄道本来还有生机,因为大道之下尚有若干小径可以分流,避开正面竞争。但对市场份额近乎偏执的追求,使大量公司又一次堵死了自己的生路。在中国市场上,很少看到竞争者幡然醒悟,自觉放弃份额择路突围同时开展瘦身运动。相反,即便抱残守缺也要拼命死守,直到大势已去。

  那么,为什么不可以放弃市场份额呢?原因有二:一般而言薄利就得多销,所以,份额就是销量,而销量意味着利润。第二,很多人认为有了份额就有了值钱的市场,即便无利可图也要占市场。

  事实未必如此。广东有不少潮州人开小士多店。一楼开店,阁楼住人。一家大小就是店员。他们懂得并遵从一个朴素的生意道理:不指望家大业大,老老实实服务邻里,“公司”规模严格跟客户基础大小相适应。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