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目前已经成为企业主要的销售手段和品牌推广途径,广告费也成为企业主要的销售费用。据《销售与市场》杂志的统计调查,各行业平均广告费(含各种业务宣传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1%,因此加强广告费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广告费控制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编制广告费预算来达到控制广告费开支的目的。但是目前广告费预算的编制中存在重视具体编制方法而忽视广告费预算和企业品牌战略相配合的倾向。一般来说企业发生的广告性质支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促销性广告费支出,属于企业短期行为,目的在于提高目前的销售量;另外一种是品牌培育性广告费支出,属于企业长期战略行为,目的是创建企业品牌资产。虽然其形式都是广告费用的支出,会计核算一般也不确认品牌资产,但是由于其目的的不同,导致其编制预算的形式也不相同。
企业品牌经营战略一般分为五阶段,各阶段由于目的不同,其预算编制也各有特色。
1、品牌发展战略阶段
品牌发展战略阶段是指企业品牌创立的阶段,一般在这个阶段,企业品牌尚未被消费者认识,企业一般采取强化营销战略,促进品牌的活力,力图扩大品牌的知名度。这一阶段广告费支出的特点是次数多、金额大、宣传手段多样化。
根据这一阶段媒体广告费支出较多、计划性较强的特点,编制预算一般应采取计划预算法,即在严格审核广告计划的前提下,按不同项目的广告计划编制相应的预算。这一阶段预算的控制手段主要是项目审核,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得编制详细的广告计划,并逐项讨论其支出的合理性。这一阶段一般不能采取按销售收入计提广告费等类似的广告费预算编制办法,因此该阶段处于品牌资产建设期,品牌对销售的促进作用尚未显露出来,采取按销售收入计提广告费等方法是明显不合适的。
2、品牌形象加强战略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