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传媒大亨默多克家族企业管理

   2024-03-11 互联网460

但是,如果创始人认为他的儿子并不具备接管企业的能力,或者儿子不愿意接管企业,那么,他也会在公司的年轻人中,物色一个能力最强的小伙子,把一个女儿嫁给他并举行仪式,让其成为“养子”,然后由这个“女婿养子”成为家族的掌门人,并正式掌管企业。如安田财阀的创始人安田善次郎,虽然他自己有儿子,但却选择了“女婿养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是将公司交给了“女婿养子”松下正治(本姓平田)。

相比日本企业的“单子传承制”,欧美等国的企业则是通过不断完善经理人法治体系,实现家族对其所拥有企业的管理。欧美的家族企业,一般并不会因为本家族是企业的“主人”,而过于强调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权。如果家族的“接班人”并不适合接管企业,他们会选择职业经理人来对企业进行管理。或者采取类似“托孤”的做法,即建立一个由律师、银行家及职业经理人等成员组成的团队,共同协助继承人管理企业。

刚刚走过100年的美国卡内基公司,如今的全球总裁兼CEO彼得。韩铎是公司历史上第一位职业经理人。他曾表示:“目前公司里有5名卡内基家庭成员在董事会和管理层。上世纪90年代,我开始做咨询工作,卡内基就是我的客户之一。卡内基创始人的女儿多娜十分肯定我的工作,所以请我为卡内基工作。她说,卡内基是家族企业,希望可以永远传承下去,而引进外界专业管理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卡内基家族给予我充分的信任,我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实际上,众多的欧美家族企业,其中许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由某个家族实际统治,而是凭借多数股权来掌握公司的控制权。例如家族企业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和排名第二的福特,沃顿家族和福特家族分别占有38%和40%的股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钊介绍,在股权安排上,这些家族企业主要有两大方式,一是分散化股权安排;二是集中化股权安排。“前者主要是较大型的家族企业,后者主要是较小的家族企业。”第一种安排的目的在于让尽可能多的家族成员持有公司股份,在这类家族企业中,家族通常只扮演政策制定者的角色,日常经营管理则交给外聘的专业人员;第二种安排只对在企业工作或在企业任职的家族成员分配股权。这种安排注重控制所有权而非管理权,着眼于保证家族权力的世代持续。

丹麦的嘉士伯家族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球第四大啤酒集团嘉士伯的创始人J.C.雅各布森在1876年设立了基金会,规定基金会始终是嘉士伯集团的所有人。如今的嘉士伯集团虽然是职业经理人掌权,但嘉士伯家族的成员仍然拥有董事会51%的投票权和集团25%的股本,对于集团运作有重大决策权。原则上,嘉士伯家族的成员有一条底线:坚决不出售嘉士伯集团。其他时候,他们都会听从CEO等管理层的意见。

保时捷家族的故事也很有借鉴意义。世界上第一部以保时捷命名的汽车Lohner Porsche诞生于1900年,以其设计者费迪南德。保时捷命名。他1931年在斯图加特成立了保时捷设计与研究公司。二战结束后,保时捷公司拆分成了两个:一个在奥地利,是贸易公司,由费迪南德的女儿路易斯掌管;另一个就是汽车公司,在德国,由费迪南德的儿子费利掌管。1951年,当76岁的费迪南德逝世时,费利全面接过了保时捷公司的经营权。1972年,保时捷成功转型为股份公司。同时,路易斯在奥地利也把保时捷发展为奥地利最大的私人贸易公司。但当保时捷传承到第三代时,由于费迪南德的孙子巴茨、彼得和外孙费迪南德。皮耶希等人争夺公司权力,导致家族人员最终全部退出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只拥有董事的权利,保留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决定权。而来自家族外的职业经理人彼得。舒茨和伟德莱茵。伟尔德金等让保时捷这个家族企业重新焕发了活力。

对此,李秀娟表示,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经营的人数越多、杰出人才越多、董事成员越多,越不利于代际传承。“企业任职的同代家族董事成员最少化”可能一定程度上会妨碍有能力的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这种结果与保时捷的全员引退相比还是更好些。虽然多位家族成员处于企业经营核心也许不总会发生冲突和矛盾,但是却不能保证两代、三代甚至数代后这些家族成员依然能够相濡以沫,志同道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