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企业第一代掌舵者可以以家庭情理为动力治理企业,那么第二代就应该淡化情理,建立专业管理,而进入第三代掌权者,则必须超越家族情理,以专业管理为本,企业治理为重。”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的一大挑战。复杂的传承过程需要有序的计划和控制,包括传承的计划、所有权的分配和职业经理人的使用等,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代际传承的成败。而对继承人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家族企业传承的重要因素。
默多克困局
美国咨询公司贝恩在2010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印度顶级的大企业中只有五分之一就继承人问题咨询了董事会意见。相比之下,60%的美国顶尖企业,每年都会在董事会上讨论首席执行官(CEO)的继任者问题。当然,“每年讨论”并不代表就有“定论”。81岁的美国籍传媒大亨默多克,除了要处理新闻集团在英国的“窃听门”丑闻,还要考虑家族继承人选这一头等大事。默多克与前两任妻子共育有两男两女。他与现任妻子邓文迪所生的2个孩子由于尚未成年,在财产协议中只有股权分红,未来对新闻集团没有实质控制权。默多克620亿美元的传媒帝国继承权之争,主要在4名成年子女中展开。
41岁的拉克兰是默多克的第三个孩子,也是长子,曾是默多克最宠爱的继承人选。1989年,刚满18岁的拉克兰就被父亲带到澳大利亚《每日镜报》实习培训。拉克兰逐渐掌管了新闻集团在澳大利亚的全部业务,并作为新闻集团的首席运营官接手北美地区的电视台和出版业务。但是到了2005年,感觉自己在北美的权力被架空,加上与父亲在邓文迪女儿财产继承权问题上的冲突,拉克兰愤然辞职,从纽约回到悉尼,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开始投身慈善事业。但他没有与默多克家族决裂,他依然是新闻集团董事。
40岁的詹姆斯是默多克的小儿子,在哈佛读的是电影和历史学,没等拿到学位就在1994年辍学,创办了一家名为“拉酷”的唱片公司,专门出版发行说唱乐专辑。两年后,唱片公司被新闻集团收购,詹姆斯顺理成章地进入家族业务。从24岁开始,詹姆斯负责新闻集团在美国的数字出版业务;27岁成为新闻集团在亚洲的星空卫视执行主席;30岁担任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总裁。从大儿子的出走中吸取教训,默多克尽量给詹姆斯放权。2007年,默多克将新闻集团在欧洲和亚洲的业务整合,全部交给詹姆斯打理。詹姆斯开始在新闻集团的纽约总部安插自己的人马,为后默多克时代的接班进行铺垫,却引发默多克的怀疑和不满。2011年曝光的英国“窃听门”事件让父子矛盾一触即发。如今的詹姆斯辞去了英国《泰晤士报》和《太阳报》的董事职务,仅保留新闻国际集团执行主席一职,但对英国业务已很少插手。默多克的长女普鲁登斯未参与家族生意;次女伊丽莎白虽然也在新闻集团工作,却一直远离核心业务。对于81岁的默多克而言,重新挑选和培养接班人的时间可能不多了,新闻集团是否能够撑到默多克第三代也是个未知数。
传承典范
有人曾指出,华人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可能是因为诸子均产的“分家”习俗。而国外的长子继承制完全避免了家庭财产的大锅饭倾向和平均主义分配,把财产集中起来单传给长子,而不使其分散于子女。
就拿新加坡著名饮食公司“杨协成”来说,这个品牌源于杨仁溜901年在福建漳州创办的酱油企业。杨仁溜共育有8个子女,5男3女。1935年,杨仁溜由于身体状况欠佳,把酱油厂交由年仅22岁的长子杨天恩管理。由于当时中国政局动荡,杨家兄弟决定到新加坡发展。随着杨协成各项业务在新加坡的不断成长,杨家在1956年将酱油厂改为有限公司。杨天恩把杨协成酱厂的资产分成7份,由5兄弟和孙子至明、至杰各得1份。这为后来家族内讧埋下隐患。1969年,杨协成挂牌成为公共公司,1975年在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上市。1985年杨天恩过世后,杨氏家族成员内部开始不断就投资决策与管理理念出现分歧。1993年以后,杨协成虽然采用多数形式的集体决策方式,但由于家族成员越来越多,带来了决策和执行上的困难,不久杨氏家族关系的彻底破裂,家族企业就此瓦解。
在“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上,处于榜首位置的是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拥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传到第40代。日本的企业像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都是几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这些日本家族企业实行的基本都是“单子继承制”,即家族事业只会传给下一代中的一位成员,而其他成员则要被“扫地出门”。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内斗”。一般情况下,日本家族企业的继承者将是下一代中长子,或其他能力比较强的创始人子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