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开上市的成本收益权衡与融资决策

   2023-05-12 互联网3420
核心提示:企业上市会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  从整个金融资源的运行看,企业完成上市挂牌、成功筹集到首次公开发行的资金,只能看做是整个上

企业上市会面临更大的外部压力

  从整个金融资源的运行看,企业完成上市挂牌、成功筹集到首次公开发行的资金,只能看做是整个上市过程的起点,因为在上市以后,持续的信息披露要求、监管者的监管、市场中介和投资者的约束等,都会给企业形成多方面的压力。“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整个资本市场制度之所以得以持续运行,就是因为有一系列的制度保证,来约束企业上市筹集资金之后对于资金的运用效率,这就是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评价功能,这种功能促使资源向高效率的投资者集中。从具体操作角度看,企业上市既可以采用首次公开发行等直接上市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买壳上市、造壳上市、通过可转换债券上市等间接上市的方式。

  人们往往首先看到的是上市的收益。企业上市,首先是获得了融资机会,获得了一个持续补充资本的市场化平台,也获得了一个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资源整合的机会,获得了扩大市场影响力、建立市场品牌的机会,获得了建立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机会。企业上市时能够募集到多少资金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利用上市这一时机从公司治理结构、发展战略、激励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许多国企来说,上市公司股权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比非上市公司要高,因而股权结构的调整也要容易得多,这就为实现股权的多元化、采用期权激励等提供了制度条件。

  当然,在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中,确实也存在一种不良的现象,就是利用当前市场监管中的模糊地带、利用中国当前独特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格局,将上市公司作为“圈钱的机器”。例如,不少国有企业上市后关联交易和自我交易相当频繁,规模也相当之大,这些关联交易通常发生在上市公司同国有的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属企业之间,形式包括资金占用、高价购买劣质资产等等,从而实现掏空上市公司的目的。

  但是,成本与收益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上市需要支付给中介机构一定的成本,维持上市地位、根据监管者的要求进行持续的信息披露等还需要持续的开支,同时,信息披露必然使得市场竞争对手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监管者严格的监管要求和投资者的约束,才是最为关键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