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单价低、单位利润小、消费面广、消费频度高,必须靠广泛的市场覆盖产生规模销量才能盈利;厂家不可能大面积直营,只能依靠总代理、经销商、零售店分销;通路复杂、琐碎、路径长、售点多,通路中经销商的综合素质相对其他行业也较低。
这些特点决定了日用品行业对通路的依赖性高,管理难度大。同时,也决定了日用品通路管理必须牢牢抓住2个核心——价格、利润。
返利
返利,就是刺激经销商,返利,真正的目的在于——过程管理和销量调节。
1、过程管理
可口可乐公司的管理层有一句口头禅:过程做得好,结果自然好。
过程管理,就是通过设立各种奖励措施保证经销商市场运作的规范性,确保今日市场的健康培育,以期实现明日之利润目标。奖励范围大致如下:
铺货率、生动化、开户率(与当地零批客户的成交率)、全品项进货、安全库存、遵守指定区域销售、专销(不销售竞品)、积极配送、守约付款。
铺货率、生动化和开户率,是最基础的市场工作,是重点中之重点;守区销售、规范价格、守约付款,可以防止市场“癌症”——砸价、呆账的产生;安全库存、全品项进货、配送积极、促销配合力度,可使公司的各种市场策略得以切实落实。严格的过程管理可以培育一个健康的市场,确保流通的组织化和企业经营主动性,但往往不能立竿见影的见效益。企业的实力越强,前期投入的承受力越大,经营理念越先进,过程管理力度也就越大,前期投入也就越高,后期的效果也越好。
2、销量奖励
企业经营的目标是销量和利润。销量奖励,是刺激经销商进货力度所设的奖项,比如像销售竞赛、坎级进货奖励、定额返利等。
销量奖励,是软性降价,可以提高经销商的利润,自然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操作得好,有时会出现始料不及的业绩增长。但笔者以为,软性降价毕竟不是常事,其意义往往在于通过对通路资金的挤占和本品的变相降价,为竞品的市场开发设下障碍。不仅如此,销量奖励还有副作用,就是酝酿市场癌症——砸价。尤其是明返,各批发商事前知道返利的额度,也就知道了自己进货的底板价。在坎级奖励的明返中,进出货量的大小更意味着成本的高低,为抢夺客户和市场,得到奖励,批发商不惜降价抛售,恶性竞争,最终厂家的返利完全被砸了进去,根本没起到调节通路利润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