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并购监测研究月度报告(2005年1月)

   2023-03-08 互联网4850


  医药行业的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高,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国有股减持是大势所趋。为这些国有医药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民营资本或外资),目的是引进资金、带来现代的管理体制,重新恢复生机。可以看出,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医药企业的并购背后均有政府的影子。如哈尔滨国资委为哈药集团引进新股东,为哈药集团增资扩股。不仅成功引进外资,并有望解决南方证券违法重仓持有哈药股份股权的问题。此外,荷兰DSM公司成为华北制药第二大股东,华源生命收购上海医疗器械,均显示了政府对医药企业并购的推动力量。

  图表22004年部分医药类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

  注:上述只是部分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整理。

  其中“转让标的”一列,“公司”表示“公司股份”,“股东”表示“股东股份”。

  数据来源:新华信管理咨询整理。

  3、准入条件提高,通过并购进入医药行业更加省力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越来越严格,《药品管理法》、《开办药品生产企业暂行规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对各子行业制定了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为了使国内的医药企业能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国家药品行政管理部门在医药行业内推行GMP、GSP和GAP认证。例如我国要求所有医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必须在2004年7月1日以前通过GMP认证。截至2004年底,全国5071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3731家通过了GMP认证;其余1340家企业已全部停产,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可见,医药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对较高。然而医药行业的高额利润率又吸引着行业外的投资者。通过收购现有的医药企业来进入这一行业不失为一条捷径。

  4、中国医药行业本身特点要求行业集中

  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来看,国外医药巨头的新药研发投入在销售额中的比重一般在13%~15%左右[1],而国内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则较低,5%左右的研发投入在国内已经算是较高水平。然而国内医药市场的对外开放给国内医药企业带来了压力,此外国内的医药企业也有走向国外市场的需要。新药研发越发重要。而医药行业的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长周期。若要想增加研发投入,客观上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才有可能承受得起技术研发的成本和风险。这就需要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