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金融机构资本金补充机制与路径选择

   2023-07-11 互联网3040
核心提示:金融体系的复杂多变决定了只有通过有效的银行监管、市场纪律以及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才能获得金融的安全与稳定,其

金融体系的复杂多变决定了只有通过有效的银行监管、市场纪律以及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才能获得金融的安全与稳定,其中银行监管的重点是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上,这对于降低银行破产风险和减少存款人因银行破产而承担的潜在成本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资本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资本水平不高,在资产的快速扩张中,资本补充迟滞;固定资本比率过高,大量的资本被占压在几乎没有变现能力的固定资产上,造成流动资本严重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除按规定提取的少量呆账准备金外,基本上没有附属资本;资本来源渠道单一,自我补充能力弱。如果考虑不良贷款因素,资本充足率就更显不足。金融资产增长速度快于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是转轨经济的典型特征,而资本金补充速度远远赶不上资产的增长速度,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资产总额、资本总额的增长速度,结果必然是资本金缺口越来越大,资本充足率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通过各种渠道补充资本金已经成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燃眉之急。

  一、地方财政注入资金,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均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建议地方财政从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切块,或选择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向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适度注资。但是,由于财政关注的目标较多,财力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由地方财政定期、大量地向中小金融机构补充资本金的可能性较小;另一方面,在转轨经济条件下,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即便财政状况好转也将难以满足增加资本金的巨大需求;同时,还不能因财政参与而改变中小金融机构性质,因此地方财政注资也只能是救急式的“蜻蜓点水”。

  二、扩充法人股份,改善股本构成

  增资扩股,改善构成,需要中小金融机构在积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扩大社会法人入股、内部职工入股等多种渠道参股,完善募集股金方式和资本管理办法。据调查统计,当前中小金融机构的股本金结构中,个人股和内部职工股的扩充速度和占比迅速提高,而法人注资却寥寥无几。从改善中小金融机构股本构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角度,中小金融机构应当积极面向企业法人,核定限额或比例,扩充法人股份。结合目前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一大批中小企业尤其是个体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城乡居民金融资产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其资本积累需要新的投资领域,追求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另一方面企业规模扩张和发展需要完善的和优先的金融服务;同时,根据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趋势,法人组织向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既有政策规定的优先支持,也有其内原性的扩张动力,因此,要积极引导大企业集团、民营企业入股中小金融机构,应鼓励提倡按市场化原则进行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联合,从而增加资本实力,改善资本结构,建立起正常的资本金补充机制,为中小金融机构转换机制,按基本准则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发展平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