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为什么抢了IPO的风头?

   2023-05-12 互联网3310


  2004年12月,转板AMEX。

  2005年8月4日,股价$2.82,最高曾达到$6.95/股。市值达到为$1.06亿。

  案例4——沈阳天威药厂(AXJ)转板AMEX

  2003年4月,OTCBB合并上市。

  2003年8月,向美国投资人增发,融资$1,375万。

  2003年12月,又向美国投资人增发,再融资$500万。

  2004年2月,转板AMEX。

  案例5——哈尔滨三乐科技(AOB)转板AMEX

  2002年,以净资产$600万在OTCBB成功借壳上市。

  上市2年,多次融资约$2000万。

  2005年7月18日,正式转板AMEX,符号为AOB。

  2005年8月4日,股价$2.5,市值达到$9937万。

  国内民营企业通过美国OTCBB电子柜台板借壳上市,然后经过一年左右的市场培育,再申请转板到NASDAQ/AMEX,甚至NYSE挂牌交易。这是一条时间短,风险小,成本低的上市方式。目前美国多数中小企业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上市的。

  2002年,在美国通过柜台交易板OTCBB借壳上市后,再申请转入NASDAQ/AMEX/NYSE挂牌交易的公司是同期直接在此三个市场申请IPO原始上市的公司的两倍。

  柜台交易板OTCBB是目前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其资金容量是香港创业板的10倍左右;柜台交易板OTCBB既有大量的壳公司,也有公司市值为几千万、几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在柜台交易板OTCBB的上市公司与在NYSE/NASDAQ/AMEX的上市公司一样,均需接受美国证管会(SEC)的严格审查和监管,只是其上市门槛低而已;在柜台交易板OTCBB的上市公司其股票交易方式与NASDAQ市场完全一样。[4][下一页]

  大型企业的IPO偏好

  大型企业如东方航空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通讯、新浪、搜狐等企业,由于实力雄厚,一般会选择在纽约股票、美国证券或者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直接上市。

  2004年7月8日,北京空中信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首发上市(IPO),筹资1亿美元,用于收购和投资。公司股票在市场交易,交易代码为\"KONG\"。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