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债潜藏风险 国内公司遭遇规避难题

   2023-04-12 互联网4200


  潜藏的风险

  虽然现在国家给了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很多用汇的灵活政策,而很多企业恰恰在外汇资金运用管理上非常薄弱,其中的隐患亟待引起企业高度重视。

  专家指出,如果企业产生的收益是人民币,而债务是美元或者其他币种,这是一种典型的货币错配现象,对企业而言,收益与债务的币种不匹配给企业平添一层汇率风险;对货币管理当局而言,国外贷款替代本币贷款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部分非国有企业的外债风险“隐蔽性”更大。如部分外商投资企业采取私下协议,由中方向外方股东借款,并规定借款的利率、期限和偿还方式。这种隐性外债不仅规避国家外债登记和外债规模管理,而且还使中方企业承担较大的利息风险和汇率风险。有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其海外分支机构对外非法融资或变相借款,实际自己使用等等。这些企业外债本身就“来路不明”,又在国家指导监控视线范围之外,给国家同样带来了潜在的外债风险。

  规避风险仍是难题

  一般来说,企业是低价贷出外汇,在国内使用时需要兑换成人民币,按市场汇率经常需要以较高价格兑换成人民币。这样一进一出之后,扣除资金运作成本之后,也许贷款成本还要高于直接使用人民币贷款。

  但可惜的是,我国的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位资深人士表示,目前国内企业外债风险管理意识很差,甚至有许多企业不懂什么叫外债风险管理。在跨国公司中,国际外汇债务一般采用规避风险的利率期货、汇率期货来解决。但对于国内公司来说,目前规避汇率风险的条件并不具备。东方航空公司财务部的研究人员金云球认为,目前中资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很少,自己做不了业务。而且,目前国家对内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外汇管制比较死,外资银行对国有企业提供的直接金融衍生服务,特别是规避汇率风险的业务并未开放。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相关政策的调整,部分企业也采取借内债提前偿还外债的方式规避汇率风险。但更多的借债企业并没有试图开展外债风险管理,一些企业领导甚至对金融工具相对陌生。由此看来,企业外债风险管理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还是来自于企业内部的注意力。只要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得到很好的解决,企业的领导人只注重自己任期内的效益而无视企业的长远利益,企业管理层就无法对外债的风险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