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04国企红筹的乐园?

   2024-01-18 互联网1500


  事实上,目前香港股市所见,往往是大型的H股独占风骚,认购经常高达百倍以上,而反看近期数家新认购的民企,不外是四五倍市盈率。一般认为,近年香港民企业绩风波,影响了市场的信心,对于这种现象,温天络认为也不能一概而论。“民企的信心问题,其实也有个演变的过程。我最近保荐的西安海天天线市盈率为13倍、上海交大铭泰市盈率也逾10倍,认购以及上市表现都很好。这说明对于看好的民企,很多机构还是出手很坚决的。”他又点出了民企欲获得香港市场认同的一些关键环节:“部份民企采用海外控股方式(即红筹)上市,股权全面流通,中长期股票全面流通会对股价有一定压力。相对而言采用H股上市公司流通部份只有流通H股,股权分布集中,较获投资者青睐。但肯定地说,国家级的企业的盘子较大,对大型基金来说,流通问题较有保障,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他还委婉地指出:“目前投资界没有把‘国企’及‘民企’的问题看得太重,看重的仍是规模效益。投资者已返璞归真,看重的问题是产业前景、已实现利润、企业品牌及增长等。”

  

  配股“抽水”:市场有阴影

  1月12日,中国石油(0857)策略股东英国石油(BP)悉数配售手上35亿股中油股份,套现最高可达130亿元。这次是一个月内第3只大型中资国企股配股,连同之前中银香港(2388)、中国铝业(2600),三大中资股配股已从香港股市抽走了超过300亿元资金。市场消息指,英石油配售中石油的行动,单是亚洲已有四五百亿资金追逐,这可能与中石油的流通量一向偏低有关。中石油只有10%股份为流通股份(H股),其余90%由中国石油集团持有。

  而当日,在这个消息影响下,香港股市的国企股普遍大幅下挫,拖累国企指数跌穿5,000点,中石油一度挫至4元关口,收市挫0.225元,至4.025元,跌幅达5.3%。

  证券界人士预期,其它有盈利前景的国企,如金属和石化类股份可能会有“抽水”行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