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企业能否合理地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取决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是否恰当。考虑到可操作性等方面因素,征求意见稿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
捐赠与补助会计处理
充分考虑本土特点
这位负责人强调,捐赠与补助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主要规范了企业接受捐赠与补助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其特点是:
(一)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确定了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征求意见稿规定,捐赠是指其他单位或个人无偿给与企业现金或非现金资产;补助是指政府等有关方面无偿给与企业现金或非现金资产。捐赠和补助的性质比较接近,而且在我国,捐赠与补助的概念已被广泛采用。因此,将捐赠和补助在同一个准则中进行规范,既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也使企业在对捐赠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有准则可依,填补了这个方面的空白。
(二)借鉴国际惯例对捐赠和补助进行了分类。《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会计与政府援助的披露》的修订趋势是将政府补助分为附条件政府补助和无条件政府补助。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准则,也将捐赠或补助分为附条件的捐赠或补助和无条件的捐赠或补助。考虑到国际准则的趋势和其他国家通行的做法,征求意见稿采用了这种分类方法,并分别规定附条件的捐赠与补助和无条件的捐赠与补助的会计处理。
(三)全面考虑我国现行实务,提供操作性规范。为便于实务操作,征求意见稿列举了常见的补助形式。征求意见稿第十条规定,税收返还、财政贴息和政策性补贴通常属于无条件补助,应当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更多>同类资讯
©2022-20225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