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90后”谈谈心
作为传统招聘大户,宝洁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
上传简历到招聘网站却屡屡石沉大海,或者忍受漫长的流程,通过企业官方渠道求职?这可不是新一代求职者的风格。“主动出击是90后求职者的普遍特征。”宝洁中国区招聘经理陈彦昆说。作为校园招聘大户,宝洁眼前的主要课题则是,如何跟上90后的节奏。
这是被互联网和速食文化浸泡着长大的一代人,在他们看来,长篇累牍的文字简历很boring(无趣),突出视觉的呈现方式,比如视频、图片、动漫更容易融入创意,而且创意是要不断求新求变的。
“90后这个群体有很明显的特征,我们看到的三个主要趋势是网络化、视频化和游戏化。”陈彦昆说,宝洁通过每年的校园招聘对目标群体进行长期观察,近两年,也就是90后开始进入社会后,出现了明显的“断代”现象。
2011年9月,即同年校招开始的时候,宝洁推出了第一款针对招聘的社交媒体视频活动——“给力播”,通过在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等社交网站发布视频来跟学生互动,打造雇主形象。在6周时间内,宝洁一共发布了20条视频,获得了17万多的点击量。年底进行面试时,大多数面试者都会提到给力播的内容。
到现在,宝洁一共做了三场“给力播”的活动。最后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求职者对微博和人人网等SNS渠道的使用已经上升到所有渠道的第三位,排在前面的则是宝洁官方网站和应届生招聘网。现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宝洁推动招聘相关活动的主战场,比如在今年2月底启动的“2013宝洁精英挑战赛”。
由于沟通和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大降低,现在的毕业生在求职时也变得更加专业。“包括衣着、谈吐、逻辑、礼貌和问问题的角度等都更好了”,陈彦昆说,这是她这两年在工作中最大的体会。
怎样建立自己的圈子?
求职者要获得推荐机会,首先要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重视招聘中的“圈子文化”。多关注行业中的各类消息和新闻,了解行业中的代表性公司和人物,在日常工作当中建立起人脉,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社交,尤其和所在行业中比自己高一级别的人多建立联系。
其次,要有针对性地留意心仪企业的最新消息。主动结识心仪企业中的内部人员,关注心仪企业的新闻动态、官方微博等发布的消息,获得他们的招聘信息,或获取招聘会的邀请。
同时,在所有必要的招聘渠道,如Linkedin、微博、“三网”(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51Job)、专业性论坛上更新简历,增加自己的被识别度。朋友、业务往来的伙伴、工作中的导师,这些人都会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你的信息来源,在一定级别时,猎头也是好的信息来源。前提是要打开你自己。
美团:更相信口碑推荐
作为互联网公司,美团甚至把“团购”用在了自己的招人上
在美团网总部,北辰泰岳大厦11至13层,每一层墙壁上显眼的地方都挂着同样的广告牌——招聘伯乐奖:产品经理、设计师、程序员,不论公司内外,只要推荐合适的技术人才到美团网并拿到美团的录用通知,推荐人就可以获得iPhone4S或者iPhone5一部。在这个全国最大的团购网站,上下三层的办公室里坐着1000多名员工,另外有1000多名员工分散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而根据创始人王兴到2015年销售目标1000亿元的规划,美团还有着巨大的职位空缺。
“我们可能会越来越少地用到招聘网站或者猎头公司。”左潇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这位负责招聘的美团网市场总监认为,传统的招聘网站或者猎头公司推送的简历,一方面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简历往往经过了包装,很难通过上面的内容对一个人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相比之下,社区、微博等一些新兴媒体途径显得更加可靠,“假设我们需要招聘一个市场推广的职位,那么,去看应聘者的微博可能更可靠,我们可以通过他平时微博的内容和风格来分析他的性格和能力,这样招聘来的人可能更符合我们公司的需要。”
也许与创始人王兴的技术出身有关,虽然是团购网站,但美团一直把自己定义为一家技术型公司,甚至连员工管理系统都是自己研发出来的,他们相信“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引擎,产品则是决定用户体验的根本”。与此相应的,技术人员的地位也显得更加重要,在招聘相关职位上,美团也显得更为谨慎。“与招聘网站或者猎头相比,对于重要的岗位,我们更相信口碑推荐。”左潇表示。
甚至,美团自己的招聘也玩起了“人才团购”。2012年2月9日,美团启动了“宝马招聘”
的活动,通过团购单的形式在网上招募技术、产品等人员,并将此单放在了美团网首页,发动美团的用户为美团推荐相应的人才。任何人都可以推荐合适的技术人才到美团网,只要拿到美团网的录用通知,就可获得iPhone4S一部,并拿到一个抽奖号,可以抽取最终大奖宝马318i.
到5月2日开奖时,美团共收到了6476封有效简历,有277人参加面试,44人获得抽奖资格,24名候选人接受Offer,宝马最终被百度的一位员工抽走。“这个百度员工是美团的用户,他当时推荐了一位计划离职的同事过来,”左潇说。据悉,要达到此次“宝马招聘”的同等效果,如果使用猎头公司,大概需要支付66万元的费用,而包括那一辆宝马车在内,美团网最终仅花费了39万元,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市场推广的作用,增加了网站的流量。
学习Linkedin好榜样
传统的招聘网站,无论是盈利的51Job、智联招聘,还是未能实现盈利的中华英才网,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用户黏性不高。
曾在中华英才网工作的丁衣明白这一点后,与人人网出来的王秀娟共同创办了大街网,“希望非主动找工作的人加入到大街网,我们要做职业社交和商务社交”。从数量上来说,在职者占90%,求职者可能在10%.有时企业想找的人,可能在那些正在找工作的人中挑不到。而传统招聘网站无法满足招聘需求,给不出有质量的简历,只会用更多数量的不匹配简历制造“虚假繁荣”。丁衣认为传统招聘网站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美国,商务社交网站Linkedin于2006年迅速崛起,其招聘业务完成了对老牌招聘巨头Monster的颠覆。相比Facebook从哈佛大学生通讯录起步做成社交网站,Linkedin选择从职场人士入手,利用六度空间理论,让聚拢起来的在职人士分享工作,形成社区。通过实名注册,在Linkedin上可以轻松看到和你相联系人的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以及对哪些话题感兴趣,发表过哪些见解,甚至掌握哪些技能。
Linkedin上最大的企业客户“每年会花费数百万美元”,小公司每月消费可以低至25美元,
与传统招聘网站相比选择类型更多,但精准度更高。
但是,在中国,完全照搬Linkedin的模式却面临诚信挑战。中国的社交网络,无论新浪微博,还是早期的开心网、人人网,虚假信息泛滥,昵称乱飞。而且中国人更务实,对于在SNS网络中交流工作的兴趣不大。这些无形中提高了在中国复制Linkedin的难度。丁衣希望的最
理想状态是,在大街网上形成一个个有活力的职业群落,分IT、互联网、外语等等。他希望网站上的公司越来越多,人气越积越旺,群落越聚越多,最终大街网顺势推出类似于Linkedin的收费产品。
自媒体猎头
龚文祥,70年代生人,深圳触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电商类微博意见领袖,“触电会”聚会组织人,在华南地区电商领域有广泛人脉和影响力
2012年上半年,在一些电子商务行业聚会上,龚文祥听到不少人都在抱怨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工作的流程太长,本着助人为乐的想法,他开始在自己的微博主页上推荐这些朋友的简历,帮他们找工作。
一年之后,他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推荐了30份左右的简历,其中大部分都成功地找到了工作。如果按照猎头行业30%的抽成比例,龚文祥这一年可以赚到250万元。当然,他之前所做的推荐都是免费的。
电商行业正在飞速发展,而这个行业的人才储备却远远不够。“对于猎头来说,传统行业是找订单难,而电商行业是找人才难。”龚文祥说。他的个人微博在电商行业颇有名气,聚集的十几万粉丝精准度很高,几乎都是电商行业从业者,或者对这个行业抱有很大兴趣的人,一旦发出求职或者招聘的广告,很快就能得到回应。“今年我的第一单推荐,年薪几十万的职位,从公布简历到入职仅一周时间。”龚文祥说。
这让他看到了自己微博的商业价值,从今年开始,他准备正式转型为电商行业的专业猎头。但和传统的猎头不同的是,他不提供额外服务,仅仅以自己的微博为平台,收取比一般猎头更低的费用。“我不跟企业打交道,不提供额外服务,就公布简历,让CEO们去选。”龚文祥说,他想尝试一下这种自媒体猎头的模式能否成功。
中华英才网的加速衰落
在中华英才网帮别人找了10年工作之后,现在王刚要为自己找工作了。2013年1月29日,中华英才网公布了裁员名单,王刚在其中。中华英才网的拥有者是美国Monster公司,Monster此次需要裁去200多人,然后把中华英才网卖掉。
与最初入股中华英才网时的雄心勃勃相比,Monster最近4年在中华英才网的经历是一场噩梦。当然,王刚的职业梦想也随着被辞而中断。他清晰记得,经过前任CEO张建国狼性文化的4年浸泡,至2008年,中华英才网在所有招聘网站中浏览量仅此于行业老大51Job,市场占有率也排名第二。Monster接手后至今,这两项排名都在前十名开外。即便中华英才网曾经最强势的校园招聘这一块,也因停留在2009年水平上毫无进步而被竞争对手超越。
这让打算在中华英才网工作到退休的王刚很无奈。在北美市场,昔日招聘巨头Monster受到新崛起的社交招聘网站Linkedin的强烈冲击,股价从最高90美元跌到眼下的几美元。中国招聘业同样受到了这种风潮的冲击,但情况并不严重,同属于传统三大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的竞争对手前程无忧早已经实现盈利并上市,而智联招聘也在2012年实现盈利,并计划上市。“管理层老是强调整个市场环境不好,其实这不正确,关键是管理。”王刚说。
2012年,由CEO罗秉泉主导的招聘系统升级遭受惨败。这次升级本意是为了与Monster国际版系统对接,提升企业与应聘人才的匹配度和搜索精确度,这两者一直是传统招聘网站最受人诟病之处。但是,事与愿违,自2012年7月历时三年打造、一拖再拖的新系统最终上线后,中华英才网客户发现新的美国式收费模式变相提高了收费,用户体验也不友好,操作变得陌生、困难。最终,中华英才网的销售业绩呈现跳崖式下跌。
作为曾经的中华英才网的大客户销售经理,王刚切身地感受到了近些年宏观经济变化所引起的招聘市场的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09年政府救市,2010年始经济回暖,在这过程中,王刚手中的客户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02年刚入行的时候,王刚的大客户原先是以外企、民企为主,有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联想等。金融危机之后,国企和金融类企业成了王莹的大客户,比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
“对国企来说,他们的各种关系太多了,反而需要帮他们做招聘,不需要社交网络那样的附带关系。”王刚说。这意味着Linkedin模式要在中国成功,从国企切入很难,还要倚重外企和民企,而这一块早已是竞争激烈的一片红海。
现在,手里握有N+3的辞职赔偿,王刚有充裕的时间做职业选择。在他看来,像猎聘网、天际网以及大街网等新兴招聘公司,虽然分流一部分传统招聘网站客户,但是传统招聘网站还是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