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权益成本的会计核算

   2023-11-15 互联网2110
核心提示:一、权益成本核算的意义  在传统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只核算债务资本成本而不核算权益资本(股权资本)成本(简称“权益成本”

一、权益成本核算的意义

  在传统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只核算债务资本成本而不核算权益资本(股权资本)成本(简称“权益成本”)的做法具有诸多弊端,如:不利于资本保全,不符合经济学成本理论。因此,财务会计应将权益成本纳入核算体系。这样做除了克服上述缺陷外,还具有下列重要作用:

  1.使会计学利润与经济学利润更加趋于一致。目前会计学利润与经济学利润有较大差异,其中差异之一在于会计学中的利润包含着股权成本,而经济学中将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一样视为企业的费用,在计算利润时从收入中扣除。

  2.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协调一致。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关范畴应协调一致。财务会计不核算股权成本,然而在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中,早已有了股权成本的计算和分析,而且目前已将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指标,将EVA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济增加值也即经济利润,是扣除包括股权成本在内的全部资本成本后的利润。财务会计的这种滞后性,严重影响了股权成本在实践中的意义。

  3.股权成本核算在我国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无偿使用国家资本的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国有资本流失十分严重。将股权成本纳入企业成本核算体系,能使国家作为国有资本的出资者和其他股东一样获取必要的投资报酬,进而有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4.股权成本核算也是出资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约束机制。将股权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感,因为支付股东必要的资本回报是其最基本的受托责任和义务。核算股权成本客观上将管理者的利益和股东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者的报酬与其真实的经营业绩挂钩。股权成本纳入会计核算后,企业的利润不再包括股权成本,因此在实行管理者的报酬与企业利润挂钩的激励计划时,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确保了股东投资报酬的实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