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界定和分类

   2023-03-08 互联网4790
核心提示:一、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  会计收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会计收益及其计量可以反映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据以

一、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

  会计收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会计收益及其计量可以反映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据以纳税的基础,是投资、信贷决策及财务预测的工具,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手段。在我国,会计收益一词并不常用(常用的是收入、费用和利润),甚至对这一概念还有些误解。如《〈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指南》指出,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资以外的经济利益通常称为收益,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这显然是和前述的会计收益的概念是有出入的,收入和利得不与费用和损失配比,怎么得出差额呢?不是收入与相关费用的差额,则不能称为会计收益。

  目前,很多会计学者都在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问题。实际上,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界定、分类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部分,它是指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内在联系、贯穿在其中的一系列原则。它要受到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指引,受到资产负债表会计要素的制约,中间又贯穿着一系列会计原则,因此我们应从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层面看待此问题。

  二、我国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界定、分类存在的问题

  以《企业会计制度》为例,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耗费;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我国会计规范中对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界定、分类存在以下问题:

  1.对会计收益及其构成要素的规范不够全面、系统。根据传统的会计收益概念,会计收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相关联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后的结果。由此,会计收益的确定就转化为收入与费用的计量和配比。收入从广义的角度讲,包括营业收入和利得;从狭义的角度讲,仅指营业收入。费用从广义的角度讲,包括营业费用和损失;从狭义的角度讲,仅指营业费用。从《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和《企业会计制度》对收入的界定看,强调收入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显然是指营业收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