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业税收优惠成避税暗道 政策亟待完善

   2023-02-10 互联网5500
核心提示:浙江省审计部门最近在审计调查中发现,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竟成为国家税收流失的“漏洞”。  优惠政策有多“优惠”?  杭州创

浙江省审计部门最近在审计调查中发现,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竟成为国家税收流失的“漏洞”。

  优惠政策有多“优惠”?

  杭州创意精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一家服务型企业,主要从事计量仪表技术的咨询、服务。这家公司2004年4月成立时,共有员工9名,其中下岗失业人员4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4.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这种新成立的服务型企业,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只需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的劳动合同,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企业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于是就出现这么一种怪现象:仅2004年5月到12月,当地税务机关就按政策规定为这家企业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476.91万元;而同期这家企业支付给被安置的4名下岗失业人员的工资、奖金、住房公积金、养老金等全部支出仅为5.47万元。

  免缴的国家税金是企业付给这4名下岗失业人员报酬的87倍!

  杭州市审计局财政金融处副处长王坚介绍,类似的例子在浙江省其他地区还有不少:杭州广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仅1人,企业年减免税额却达75.13万元;杭州万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每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人,年减免税款250余万元;浙江恒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人,企业年减免税款超过80万元;浙江吉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每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人,年减免税款达100多万元……

  杭州市审计局今年抽查的62家企业,获得的减免税款为4193.37万元,但这62家企业安置的279名下岗失业人员,同期人均获得的报酬(包括工资、养老金)仅为1.21万元,被安置人员人均税收减免是所获报酬的12.41倍。

  优惠政策优惠了谁?

  从杭州市审计中发现的情况表明,真正能够享受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是那些技术含量较大、营业额较大而用工量又较少的企业;用工量较大的制造、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很难享受到政策的优惠。道理非常简单,对于一个用工500人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要达到职工总人数的30%,极为艰难;而对用工量少的服务型企业,却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且能“一本万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