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马云是创业导师,是互联网界的偶像。但是,偶像总有倒塌的一天,尤其是当这名偶像曾经过多地将自己的作为与道德联系在一起。
如今,有评论称,马云信用逐渐破产,阿里巴巴应尽早与其划清界限。让我们看看马云这位“偶像”是如何在舆论的狂潮中逐步倒塌的。
1、VIE风波
为了尽快获得监管部门的牌照,阿里巴巴对支付宝进行了重组,支付宝将成为中国一家国内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马云持有该公司的多数股权。
这引发了有关爱国流氓的大讨论,所有VIE结构的中概股出现暴跌,直到如今余波犹在。京东商城CEO刘强东观点较为犀利,他表示,“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如果政府、企业、个人全部不按照规则出牌,于国于民于司毫无益处”!

马云为满足个人和小团体的私利,让所有中概股为之买单的行为,为业界所诟病。从那时起,很多人才真正看清楚马云的本质是一名商人,并开始对其抱有警惕。
马云为此觉得很委屈。“好像(我们)是为了VIE争论,转移方向,彻底往VIE去了。这是我当时很生气的。自从那以后,我就退出了微博。”
2、淘宝围城
2011年10月11日,马云骤然宣布次年“提租”,淘宝商城的年费与保证金齐涨。当天,众多小卖家纠集数万人一起攻击大卖家的店铺,“暴行”令业界震惊。这场被称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网络抗议行动”,也史无前例地惊动了商务部。
当马云用激情演说,各种炮制出来的语录和铺天盖地的正面宣传,将无数年轻人吸引到淘宝网创业之后,一点点变脸,以打击信用炒作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多次调整淘宝规则,使得小卖家创业成本日渐上升,不堪重负。事实上,已有明眼人看出,调整规则的最主要原因,无非是更好地为淘宝网实现商业目的而已,所谓的打击信用炒作,只是个幌子。
马云此举在当时被解读为“过河拆桥”。
3、菜鸟物流
马云曾经说过说过自己不做物流。但马云刚一“退休”,阿里巴巴已经联合了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并与多家银行合作、将建立“中国智能物流网”,马云任董事长。有了自己物流,天猫将承诺所有天猫商家“24小时达”。这个物流的节点一个在武汉(投资4亿美元),一个在广州萝岗。
对此马云的解释是,“其实我第一天说我们也不想做资金流,但有的时候,你不去做解决不了问题。现在物流又碰上大问题了”。同时马云强调不会和快递公司抢饭碗,“不会涉及到后端与客户接触的快递服务,不会把货物送到客户家”。
这仅仅是马云说过的大话中的一个。
4、中投入股等一系列“投诚”事件
马云曾经说过自己不做“红顶商人”但种种迹象表明,马云是个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
国开行和中投的悄然入股是一个例子。马云说,这两家机构某种程度上讲还是非太利益驱动的机构。国开行,自己很敬重,他们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有贡献。中投,拿的钱是真正人民的钱,他们在替人民管钱。这个公司这么大了,难道不跟社会分享财富?那社会代表是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