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甲 分析称,马云与政府相处用的是另一招:假装献身。“如果国家有需要,我将随时把支付宝献给国家。”说这话时,正值央行研究制定第三方支付管理办法前夕。他明知国家不可能需要而故意献身,要牌照才是真用意。
5、南华早报事件
马云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的言论引发了外界的批评。此后,《南华早报》和阿里巴巴先后就此事发表声明,双方在涉事言论解读问题上各执一词,陷入罗生门。
马云说:“我们周围聪明人真多。左看专家,右观学者,上产公知,下聚五毛,左派右派,粪青愤中无处不在。不批评指责,不上岗上线会觉得自己毫无观点。站左,右边骂。靠右,左边怒。站中,两边骂。你讲啥不重要,别人如何解读你最关键,反正是错!养了几盆花就当园艺专家,看了点网络传闻就开始评点世界走向。”
6、淘宝售假
淘宝售假是个长期的话题,不过人们是逐渐对这个话题感到不耐烦的。
2011年阿里近3000家供应商欺诈,当年2月21日,在阿里巴巴任职4年多的CEO卫哲因供应商欺诈问题引咎辞职,一同辞职的还有COO李旭晖。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这是刮骨疗伤。
此后,关于售假,马云多次表示,阿里巴巴是受害者,在马云退休演讲中,其更是将打假作为主题。
不过,@葛甲 分析称,凭借十年间对假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鼓励的做法,淘宝成为了假货最大的受益者,KO掉了所有对手。如今阿里在筹谋集团整体上市,但长期被指责的淘宝的假货和水货问题是阿里上市的暗礁,让马云坐立难安,是时候洗白上岸了。马云的这一招过桥抽板,让阿里巴巴是从受益者变为了受害者。
10多年过去了,淘宝网上的卖家和买家来来去去,被抓的,被处罚的,被起诉的,唯独淘宝网屹立不倒,作为一个最大的“假货受害者”实现了规模上的大发展和经济效益上的狂飙突进,并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发展引擎,没有之一。
但之后马云接受《南华早报》的采访录音曝光,真相一览无余。
7、拜访王林
马云拜访网络,让气功大师王林大火。传说传说可以空杯来酒,空盆来蛇,纸灰复原,凌空题辞,硬功徒手断钢筋,轻功悬空提水行…
为此,媒体还爆出王林作为一名“政商掮客”背后的各种利益灰色链条。马云在微博上说,他此举是为了“永保好奇”。
但公众很难接受这一点。与王林沾染上关系,大家毕竟会“另眼相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