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立:回忆父亲老舍 关于“四十分”的美丽谎言[名作欣赏]

   2023-03-08 互联网5080

 

 

 

 

父亲在家时必凑过来和小友们和蔼地拉家常,问他们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父母做什么工作等,因来家玩的小友挺多,父亲一下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便根据人家的特征分别起了外号:管姓苏的小友叫“苏大脚”,管全小组中唯一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叫“小眼镜”。记得我们小学毕业那天,校方给我们颁发了毕业证书,放学后我的几个小朋友来到家里玩,老爸一见到我们就幽默地问:“学校除了发毕业证书外,没给你们发洋娃娃吗?”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我在父亲身边生活了十多年,我觉得最能体现父亲教育理念的一件事是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发生的。我那时候对那些需要背诵、记忆的功课特痛恨,不舍得花时间去背,有时间还玩呢。所以像历史、珠算之类的功课学得很差。小学四年级有一次考珠算才得了四十分,不及格。这是我自上学以来最坏的分数,我心里很难过。回到家哭了一鼻子。吃午饭,母亲问我怎么了,我不肯说。因为我知道母亲从来要求子女门门功课百分。这回才考四十分,准挨骂不可,别自讨没趣。吃完饭,趁母亲不在,父亲再问我时,我才坦白考试得了坏成绩。父亲听后不但没批评我,反而很幽默地说:“四十分不算少了,我小的时候算术学不会,考试时压根儿算不上来,尽捡别人的废卷子,签上自己的名字,把卷子交上去,还得不上四十分呢!”一席话说得我破涕为笑了。

 

 

 

 

几十年来我对老爸的这番话一直坚信不疑,直至最近几年老舍研究者们发现了父亲在北京师范学校的成绩单都明明白白的显示父亲儿时数学成绩实际上很优秀,多年受蒙蔽的我才如梦初醒。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