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好人坏在哪里?

   2024-01-18 互联网1590


好人所以“独善其身”,其实是一种相当成分的自欺。这种自欺,原因在好人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人格的完成,其实,这一完成,还差得远哪!

为什么?因为好的完成,必须是向外性的,而不是向内性的,顾炎武说他不敢领教置四海穷困而不吭气,反倒终日讲道德教条;林肯说他无法认同一半是奴隶一半是自由人的长久存在,都在说明了道德上的向外性。老罗斯福打击“财阀”,推动反托拉斯政策,坚信如果不能使个个都过得好,单独哪个也过不好。就是这种向外性的伟大实证。

以“独善其身”自欺的好人,他们自欺到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 ,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坏人是向外性的。好坏关系是一种此长彼消的互斥关系,自以为“独善其身”便是好人了的,就好像踩在粪坑里面高叫自己不臭一样,是不可能的。

好人的第三坏——以为“心存善念”便是好人。

当“独善其身”大行其道以后,伦理学上的“动机派”便成了好人的护身符。“动机派”的走火人魔,判断一件事,不看事的本身,反倒追踪虚无缥缈的动机,用动机来决定一切。认为动机就是事实,一切要看你存心如何;存心好,哪怕是为了恶,也“虽恶不罚”;存心不好,即使是为了善,也“虽善不赏”,这样不看后果,全凭究其心迹的测量术,一发而不可收拾,就会变得舍不该舍之末,而逐不该逐之本,以为人在这种本上下工夫,就可得到正果。这真是胡扯!善绝非一颗善心,便可了事。善必须实践,必须把钱掏出来,把血输出来,把弱小扶起,把坏蛋打在地上,才叫善;反过来说,想“掏钱”、准备“输血”、“计划”抑强扶弱,都不叫做善。你动机好,没用,动机是最自欺欺人的借口,17世纪的西方哲人就看出这点,所以他们点破——“善意铺成了到地狱之路”。这就是说,有善意而无善行,照样下地狱,阎王老爷可不承认光说不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