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札记:聚焦“枪火”

   2024-02-18 互联网1100
核心提示:毫无疑问,在过去24小时到现在的时间内,周克华被击毙是最大的新闻。4天前,这个名字被公安部最高级别通缉令公告天下,认定为持

毫无疑问,在过去24小时到现在的时间内,“周克华被击毙”是最大的新闻。4天前,这个名字被公安部最高级别通缉令公告天下,认定为持久未破的系列持枪劫杀案主犯,如今已是国人皆知。

人们再一次聚焦重庆,一边议论着那些媒体传递出来的碎片式信息,一边等待着官方新闻发布会。昨天下午17时不到,各路特派记者以及本地媒体均发出快讯,宣布由公安部和重庆市政府联合召开的苏湘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件侦破情况新闻通报会开始。根据华龙网的统计,有近两百名记者提前两三个小时就陆续来到会场。

在直播镜头前,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黄伟开门见山:“ 8月14日凌晨6时50分,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经过重庆等地公安机关连续数日艰苦奋战,犯下累累罪行的公安部A级通缉犯周克华,在重庆沙坪坝区覃家港镇童家桥村莴笋沟被重庆民警击毙。至此,苏湘渝抢劫杀人案成功告破。”

在讲解了“‘8.10’案发,我局将该案与苏湘渝案件并案侦查”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公安部统一指挥缉捕案犯”后,这位副局长强调,在排查分析今年1月江苏南京持枪抢劫杀人案信息后,“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井口派出所在排查中发现辖区重点嫌疑人员周克华”,且“与2009年3月19日我市高新区石桥铺驻军哨兵被枪杀案现场遗留的弹壳DNA检材相符”。

根据这份通报,“经群众举报和对案犯逃逸路线分析,我局迅速构筑‘以歌乐山地区为核心圈、沙坪坝区周边区县为重点圈、省际卡口为外围圈’的三圈查缉网络”,直至交火时刻:“8月14日凌晨6时40分左右,沙坪坝区公安局便衣蹲守民警王晓渝、周缙在沙坪坝区童家桥附近发现周克华踪迹,立即包抄上前。周克华非常警觉,感觉被民警追踪后,加快步伐向小巷逃窜。看到两位民警紧追不舍,周克华突然掏枪转身向两公安民警射击。两民警果断开枪还击,当场将其击毙。现场缴获仿五四式手枪、九毫米手枪各一支,弹夹3个,子弹62发。周克华被击毙后,经对其指纹和DNA进行检验,确认其系周克华本人无疑。通过对现场提取的枪支及弹壳进行检验,确认该两支枪支系苏湘渝系列案件和重庆‘3.19’案作案枪支。”

黄副局长读完通报,没有设提问环节。倒是他的立功下属王晓渝、周缙在上午11时不到就出现在央视记者面前比划经过,这两位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声称周克华当时共射出3发子弹,而他们躲在电线杆后各回击2发子弹。根据华龙网《他俩就是击毙周克华的英雄》一稿在晚间补充,这两位四十多岁的民警“一个当过狙击手,一个多年搞刑侦”,但“T恤短裤凉拖,他们轻装上阵”:“6时40分左右,正在附近值守的同事给周缙打来电话,说有个人很像周克华,正向童家桥方向走过来。刚挂断电话,周缙就发现了同事口中的‘可疑人物’,相隔仅三十米……‘砰’一声枪响,周克华率先向民警开枪。此时,没有掩体遮挡的王晓渝成了周克华攻击的首个目标,这一枪打到王晓渝腿边1厘米的地上,弹起的弹头划伤了王晓渝右小腿。这边的周缙赶紧回击,掩护王晓渝。靠墙找到掩体后,王晓渝也向周克华连开两枪。几声枪响后,周缙和王晓渝发现周克华已中弹倒地。”

与央视推出“动画模拟周克华被击毙全过程”几乎同时,新华社也更加细致地描述了“击毙过程惊险,相距仅3米激烈交火”的过程。根据这篇被新华网从昨晚推荐至今晨的《再凶残、再狡猾,也难逃法网——苏湘渝系列枪击案犯周克华覆灭记》,“第一枪没有打中。周缙借助电线杆作掩护还击,王晓渝身边找不到任何掩体,但仍然猛扑而上,与战友形成一个夹角紧逼住该男子。此时民警已基本判定这名男子就是周克华。双方在相距仅有3米的情况下激烈交火……两名民警连开数枪,周克华当场毙命。此时是6时50分。”

在“罕见的强劲对手,‘全国一盘棋’携手作战”的小标题下,电稿最后一段引用对重庆警察的赞赏:“公安民警、武警官兵、驻渝部队冒着酷暑全力围捕,不少人中暑、生疮,但记者在现场看见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家住童家桥的市民陈师傅说,每天看到警察在毒日头下执勤,总是打心眼里感谢他们,期待周克华早日归案。现在他被击毙了,老百姓放心了,希望勇士们好好休息!”

总有那么些老百姓不怎么放心,他们不好好休息,从早晨8点一直讨论到深夜,仿佛人人化身法医。尽管华龙网特意制作了一个“警方称周克华系被民警击毙,非网传的自杀”的标题,试图消除因为重庆晚报昨晨那条被删除微博带来的猜疑,但显然还不够——实名认证的长沙晚报记者颜家文在微博中坚称,现场警员告诉他,“警员射中周腰部两枪,周克华自感无望逃脱,朝自己头部开了一枪。”

另外一些疑虑也没有随着官方通报的发布而得到完全解答。比如央视和华龙网均在昨天上午声称,此前重庆警方大张旗鼓在歌乐山搜索其实只是“制造假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而真实部署是根据市区一家商场在案发次日即发现周克华踪迹的监控录像,布置4人一组的抓捕小组。这个说法让一些在上个周末紧密跟踪搜山消息的民众感到不解,他们找到周一晚上还在东方时空里郑重其事讲解的歌乐山搜捕记录,将信将疑:“假搜查还出动上万警力、兵力?”、“如果是迷惑对手,那也演得太逼真了!”

那幅由重庆警方在第一时间发布的取证图片也被细细分析,一个名叫“南京微吧”的认证账号发问:“取证居然不带手套;居然用普通的塑料袋装证物,而不是专用的证物袋;此人是什么身份?法医?民警?居然2只手臂有纹身;这么大的行动居然穿凉鞋,手上还带手链。”

针对“为何不活捉”的声音,复旦大学司法与诉讼制度研究中心官方微博在傍晚义务提供学术参考,“当场击毙的情况如发生在国外,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一般有以下内容:清洗后的被击毙者头像与其生前照对比、罪犯所持枪支与弹痕的同一认定、DNA图谱对比报告、收缴的赃物和遗物、有关监视视频、模拟现场、破案思路与前期工作等。公开呈现这一切是为证明击毙行为的正当性和准确性”——显然,重庆警方目前几乎没能做到任何一项,一些阴谋论者因此干脆怀疑那位被打死的男子到底是不是周克华,枪击哨兵案又到底是不是此人所为,几乎就要破口而出宣布当场击毙是“杀人灭口”。甚至,就是华龙网上所发的那组《周克华被击毙,重庆市民洋溢着笑容拍手称快》图片,也因为画面中民众所穿厚重衣物明显与当下时节不符,被人们示众求解。

审核更加严谨的重庆纸媒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配图错误,“生活在继续,笼罩在山城的这团阴霾已散去,相信重庆,依然平安”是今天最大的宣传报道基调。重庆市委机关报以头版头条刊出周永康“崇高敬意”是理所当然,重庆晨报不仅在昨天下午专门推出8版号外,今天更为这个专题使用了整整16个版。封面的大字标题包括:“击毙周克华全揭秘。苏湘渝系列枪案告破,重庆市公安局荣立一等功,一市民获奖60万”、“他在重庆有女友,作案前都会与女友交流”、“神秘男曾在沙区树林练枪,威胁陈婆婆‘不要多事’”、“本报联动三地媒体,周克华作案后都选墓地藏身”。

作为同城竞争对手,这种关键时刻必然不能落后。重庆晚报试图侧面解答那个有关“制造假象”的疑问,那就是《近万军警歌乐山围捕4天4夜,逼得周克华闹市区现身》。只不过,在记录类似“连续搜捕12小时,警犬‘雷鸣’牺牲”、“派出所所长:日行百公里磨破脚趾走坏鞋”这样的情节时,显然这些本地记者也并不知晓自己同样被蒙蔽了,他们同样需要写明“市区发现踪迹造搜山假象”是源自央视的说法。

外地报纸固然不至于要出16个或者24个版,但那幅毙命照片在打上马赛克后同样是各地当仁不让的重心。在周克华有过作案记录的江苏,现代快报在封面大字写明“痛快”“正义4枪”,扬子晚报除了宣布“1月6日在南京杀人后咋逃的?记者摸清了”外,还记录下“南京劫案被害人老父亲痛饮宣泄压抑半年的郁闷”的一幕。

但除了引述来自新华社或者央视的细节外,终于,都市快报还是忍不住要汇总九大待解之谜:“车票:周克华企图逃哪;身份证:‘方’姓身份证疑云;手机通话:真通话还是假通话;杀人劫财:钱都到哪里去了;‘扬言大干一票’信息从何来;曾开贵到哪里去了;躲藏四天:周克华如何与警方周旋;枪杀哨兵夺走的步枪哪去了;身份之谜:为何多次作案未暴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