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札记:各路神仙

   2023-11-15 互联网1760

二、防人之心

作为人民系一员,环球时报比其母报更早冲向互联网舆论场第一线。开通实名认证账号整整一年半以来,微博争辩多多少少让胡锡进接受到一些此前未能体会的民间声音,他就算没能价值观调适,也有话语方式上的转变。所以,尽管大多数网民大多数时候还是讥其“五毛教主”,但因为他在介入敏感话题时吁求信息透明公开的言论,令一些自由派知识分子也偶而赞赏“胡说也会说人话”。

胡总编本周二曾通过网络留言陈述平衡体会:“我受人民日报任命,官方怎么可能对我没影响?同时环球时报直接向百姓销售,读者决定我们饭碗,我们怎能不认真为公众服务?政府和人民都是‘领导’。听谁的?我们的真正幸运是,这俩领导关系比一些人想象的要好得多,经常能想到一块儿。它们非死掐关系,网络有假象……中国所有时政媒体理论上都是‘官方媒体’,它们分属于不同党报集团,但它们在对民间声音的表达方面已经走了很远。环球时报或许可以算作探索最多并试图走得最远的之一。”

批评者并不会认为环球时报所做的算什么“探索”,一言以蔽之,“商业爱国主义”。他们认为这家媒体的“两面派”战术比人民日报更加纯熟,只要看看其中文版和英文版在报道评论风格上的大相径庭即知。

今天,向亿万中文受众传播的社评又已出炉,《莫被互联网虚构的路线斗争迷惑》:“今天的中国有路线斗争吗?从互联网舆论场看很像有,而且还很激烈。一种路线主张,中国应推进激进政治经济改革,并以最终奉行西方政治、经济及社会治理模式为目标。另一种路线则主张,中国应放慢甚至停止改革,坚守传统。第一种路线的网上阵容很强大,公开主张第二种路线的人不多,它至少有一部分是第一种路线的推崇者虚拟出来的靶子。而如果跳出互联网,走向真实的中国社会,这两种路线都跟中国的现实政策选择不沾边,它们都是虚构的。”

根据这份中共中央机关报畅销子报的说法,中国政策制定者对传统意义的“左”一直保持着警惕,同时,也不认为中国应当全盘西化,尤其是迅速在中国推广西方式自由选举:“舆论精英们很容易分派,党同伐异,形成一个个抱团的小圈子。他们会在相互攻讦中把对方,也把自己逼向极端,很多人并非特别‘左’或特别 ‘右’,但他们在舆论场却显出左和右的姿态。中国目前奉行稳健路线,但舆论场上最活跃的却是有‘右’和‘左’明显标签的人物,‘中庸’些的人物纷纷失声,这就是舆论脱离实际,通过不真实争论自我膨胀的结果。”

在同时发表的另一篇社评《冷战思维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中,这份报纸再以当前美国“对华遏制行动”为证,讥讽中国一些知识精英“主张‘世界大同’,宣扬普世利益,完全不切当今世界的实际”:“中国可以有一部分天真的人,但整个国家决不能天真,社会舆论也应能在整体上推动公众的不断成熟。我们不是可以跟着大国跑的小民族,我们带来的竞争越来越对世界格局具有塑造力。”

这种不针对具体事例而是讲述基本立场的时评并非常见,但已是这份在中国最易引发争议的报纸本周第二次发布,在通过微博“对自由派说几句话”,并发起一场是否应取消“知识分子”称号的讨论后,胡锡进似乎正在进入“有破有立”的阶段。两天前是《中国需要新的思想启蒙运动》,宣称西方民主主义在中国已被逐渐“神化”甚至“原教旨化”:“被极端化了的西方价值观尚未在中国形成无处不在的统治地位,但它的确俘获了知识精英中的很多人,并且逐渐影响了中国舆论的语境。它在创造舆论场上新的‘政治正确性’,对相反意见已经具有一定的压制力量,它在走向自身的反面,损害思想的自由。”

而在更早一天的星期二,发现那些向往新闻自由的知识分子热情赞扬“缅甸信息部8月20日宣布废除‘媒体审查制度’”时,这份报纸就已感觉需要为此引导舆论,《无须拿缅、越改革做中国的图腾》:“任何功利主义的追求都不应踏破实事求是的底线。改革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一个理念,一个口号,也不能只看改革的行动是否 ‘大胆’。它的核心评价标准是改革的结果,是改革给人民究竟带来了多少实际利益。”

事实上,在转发“缅甸取消新闻审查”的微博账号中,就有同属最高党报旗下的人民网。从这个角度来说,恐怕还是那份北京市委机关报与胡锡进更加惺惺相惜——今天敬告《任何时候都要用科学认识论观察事物》。

当新华社“中国网事”昨晚还发稿强调周克华“谣言攻防战”源于官方信息发布不足时,这篇北京日报头条评论却更叹息“在信息时代...本就纷繁复杂、矛盾问题迭出的现实社会,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清晰亲近,反而显示出更易被模糊涂改的一面。”

环球时报那句“抵制各种‘神’对我们的精神压制”用到这里应该也是天衣无缝:“认识今天的中国,玉皇大帝那一套不行,上帝那一套也不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拿起自己的思想武器,从自己的道路中感悟才行”。这份首都党报认为,“我们在看待和分辨大事小情时,之所以出现了一些错误观点和不良倾向,关键就在于一些人丢掉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个真正科学的认识论“,而后更呼吁公众分辨是非:“近年来有一些人有意在公众认识问题上制造混乱状况和不良倾向。有些人惯常颠倒事实,混淆真相,热衷炒作,善于造谣,说出话来往往违背基本的常识和逻辑。在他们眼里,没有是非,没有黑白,只有立场。符合他们立场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还有些人喜欢拿‘洋教条’来兜售卖弄,动不动就用西方那一套来剖析衡量中国的事,给出一些不切实际、不计后果的错误药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