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之言:生存的五大智慧

   2023-06-15 互联网3380

什么叫做"本色做人"呢?就是"我是这样一个人,我就这样活着,让大家看到的我,就是真实的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种美德。

但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任何行为产生的社会效果,经常不仅在于你怎么样,而在于你给人造成怎样的一种印象,以及此一印象是否与他人的利益、心理等相合或相克。你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本色",还必须考虑你这显示本色的行为,在别人那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拿破仑有句名言:"印象统治着世界。"社会心理学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传忌",即传播的忌讳。"传忌"关心的正是所谓"影子"--即你的行为在别人那里造成的印象。事实上,并非是身正影子就不斜,影子既然有可能斜,你的行为在别人那里造成的印象就有可能糟。

假如你片面理解"本色做人",就可能给生活惹来的麻烦,小则招忌失友,大则招来杀身之祸。

生存智慧三、要"明"还要"哲"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明哲保身"。这句话很容易被人错误运用:一是把它当作"自扫各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别名词。如果这样来理解和运用"明哲",就是强调自私,当然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第二种错误,本来"明"与"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一些人在理解这一词时,总是把"明"与"哲"弄混。

其实"明"是"明","哲"是"哲"。前者以弄清真相为核心,后者以完成目标为核心。
齐国大夫隰斯弥与田成子一同登城台,向四周望去,三面都辽阔,只有隰子家的树遮住视野。田成子当时并没说什么,但隰子已经察觉到了他的心思。回去后,他立即命人将树砍掉。但刚砍了几下,隰子就叫人马上停下来。属下问隰子为什么这么快就改变主意。隰子说:"古人说:‘知道深水中有鱼的人,并不吉利。‘田成子即将采取一些非比寻常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不能为人知晓的。如果我却提示他我能察觉他的心意,那么我就会有危险。不砍树没啥过错。让别人懂得我知道了他的隐私,这样风险就大了" 。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